鉅大LARGE | 點擊量:3009次 | 2019年04月27日
三元前驅體材料的投資開發是極具前景的
三元電池市場空間的增長直接拉動了上游材料的同步擴張,對材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很多材料企業向上游進一步延伸,在近期三元材料企業的對外公告中,關于三元前驅體材料投資和試產的信息頻頻傳來。
6月28日,贛鋒鋰業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擁有的4500噸三元材料前軀體項目正在試生產過程中;
5月12日,格林美對外表示,目前公司三元電池材料的前驅體產品和正極材料產品均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公司荊門及無錫園區電池材料項目也在積極計劃擴展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5月13日,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投資新能源材料項目的公告,稱公司將設立子公司作為項目主體,主要進行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鋰、鎳、鈷等回收再利用及新能源材料研究。
三元前驅體是制造三元材料的主要原材料,生產三元材料需要使用等量的三元前驅體,三元前驅體目前約占三元材料成本的55%。此前,國內正極材料廠家普遍忽視三元材料前驅體的生產和研發,大部分廠家直接外購前驅體進行燒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而據業內人士表示,前驅體對三元材料的生產至關重要,因為前驅體的品質(形貌、粒徑、粒徑分布、比表面積、雜質含量、振實密度等)直接決定了最后燒結產物的理化指標。可以說,三元材料60%的技術含量在前驅體工藝里面。
當升科技等材料企業亦表示,前驅體對三元材料的生產很重要,國內目前市場所售三元前驅體主要應用在小型鋰電領域,動力用三元材料對其前驅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動力三元材料產品的質量并通過動力電池客戶的測試,公司已經開始自己生產前驅體材料。
所以,無論是從成本還是產品品質控制角度而言,對于三元前驅體材料的投資開發是極具前景的,這也正是近期企業紛紛關注三元前驅體材料的原因。
但是,據媒體報道,目前商業化的三元前驅體基本采用的是氫氧化物共沉淀法,即將鎳、鈷、錳混合溶液,沉淀劑,絡合劑等同時加入反應釜中,在一定條件下合成三元前驅體(鎳鈷錳氫氧化物)。反應釜內部構造、合成工藝過程控制要求很高,也就是說三元前驅體技術門檻較高。據了解,格林美等很多材料企業采取的是日本的專利制造技術,并引進了全套日本裝備進行三元前驅體材料的生產。
國內主要的三元前驅體生產企業:
贛鋒鋰業:2013年1.75億投向年產4500噸新型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年產4500噸新型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達產后,年均新增銷售收入3.46億,年均凈利潤3705.93萬元。
紅星發展:公司申請的《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獲得了發明專利授權,但公司未進行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的生產,只是正在開發和推進作為三元正極材料及前驅體的基礎原材料(前端產品)——高純硫酸錳、高純四氧化三錳等錳系產品。
當升科技:公司專業從事鋰電正極材料研發、生產與銷售,正極材料技術行業領先。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多元材料、鈷酸鋰等鋰電正極材料,以及四氧化三鈷、多元材料前驅體等前驅體材料。
格林美:以荊門格林美為主體,擬投資9500萬元建設年產3000噸動力電池用鎳鈷錳前驅體材料生產線。目前,公司的三元材料生產線主要生產鈷鎳錳前驅體材料。
道氏技術:近期發布公告稱將擬使用自籌資金投資新能源材料項目,公司將設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的子公司作為項目主體,主要進行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鋰離子動力電池鋰、鎳、鈷等回收再利用及新能源材料研究。并稱公司已經擁有了三元前驅體的生產技術和人才儲備。
河南科隆集團:創立于1993年,電池材料主要產品為球形氫氧化鎳、球形磷酸鐵、磷酸鐵鋰、多元素鋰電正極材料、錳酸鋰前驅體、三元鋰電前驅體。
新鄉天力能源:成立于1983年,產品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同時動力電池三元材料工程技術中心通過省級認定。現公司主要產品為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三元前驅體、鋅粉。
寧夏東方鉭業:主營產品為電容器級鉭粉、電容器用鉭絲、球形氫氧化鎳、三元材料前驅體等。公司3000噸球形氫氧化鎳項目于2010年正式投產。2013年上半年完成三元材料前驅體的研制,并已小批量供貨,現年產能為2000噸。
下一篇:鋰電正極材料不斷發展、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