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1次 | 2019年05月11日
朝陽企業政策利好,多家上市鋰電公司投資氫燃料電池產業
作為朝陽產業,氫能繼續火熱。跨界做燃料電池汽車的企業,目前至少有10家,也包括不少上市公司。
這些公司有:五龍集團、雄韜股份、尤夫股份、超威集團、先導智能、浩能科技、星云科技、凱恩股份、銀隆新能源、新宙邦等。
早前,這些企業主營鋰離子動力電池(下稱“鋰電”)等業務。但如今,它們都將氫燃料電池當作公司未來的主營業務之一。
至少有10家企業跨界做氫能
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五龍集團”)是一家縱向整合的鋰電池純電動車制造企業,但現在,它正在投資氫能。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8年,五龍集團通過子公司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在廣東佛山正式投資了一個金額高達120億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項目。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生產包括: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客車、專用車、物流車、乘用車等,年產量16萬輛,建成達產后總產值將達400億元。其中,第一期項目將生產6萬輛。
對此,長江汽車副董事長苗振國向表示,在政策的推動下,公司非常看好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2018年“兩會”期間,談論氫能的代表、委員屈指可數,但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全國“兩會”上,氫能瞬間成為能源領域的“香餑餑”——從上游的制氫、儲氫到中游的運氫、加氫,再到下游主要應用之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無一不是熱點話題。
更重要的是,氫能首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推進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
此后,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從2019年起……地方應完善政策,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近年來,受政策推動,在氫能主要應用場景的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大量的企業開始涌入,而這些企業此前未曾涉足氫能。對于它們來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跨界。
比如,成立1994年的雄韜股份,就是一家典型的鋰電企業,鋰電年產能達11億Wh。
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燃料電池戰略規劃,將氫燃料電池作為公司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也是在2017年,負責該公司氫能相關業務的子公司雄韜氫雄正式成立。
目前,雄韜股份正在對制氫、膜電極、催化劑、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整車運營、加氫站等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進行布局,基本形成產業鏈柏歡,并相繼在武漢、大同投建投資115億元、30億元燃料電池產業園。
再比如,成立于2002年的先導股份,其主營業務涵蓋鋰電池裝備、光伏裝備、3C檢測裝備、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等。
直至2018年,該公司突然在江蘇無錫投資了一個燃料電池裝備制造項目,項目一期涉及氫燃料電池裝備研發及產業化,二期規劃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套設施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切入制氫、儲氫等細分領域。
在2019年的日本氫能和燃料電池展會上,先導智能還展出旗下燃料電池整線解決方案,包括涂層干燥設備、熱壓機、堆疊裝配線、燃料電池測試平臺等。
“這種情況會只能越來越多。”一家跨界做氫能的鋰電企業高層表示,“就像當年光伏產業剛開始火熱的時候,許多企業跨界來做,大家都想分蛋糕。”
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
與上述跨界做氫能的企業不同,成立于2004年的億華通動力公司一直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
2016年,該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掛牌,由此成為了“中國氫能第一股”。
在氫能行業,億華通先后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眾多燃料電池重大專項課題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燃料電池公共汽車商業化示范”等項目,并先后參與了北京奧運會等多個世界級重大活動的燃料電池客車示范運營項目。
目前,該公司產業化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客車、物流車、乘用車、叉車、有軌電車、固定電源等領域。
氫能屬于科創板重點支持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早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制定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就把“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列為重點任務。而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最近聯合印發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涉及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內容就有4項。
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看來,氫能毫無疑問在世界各國得到認可,它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
氫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物質。氫能燃燒熱值高,產物為水。
相關數據顯示,燃燒同等質量的氫產生的熱量約為汽油的3倍、焦炭的4.5倍。因此,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甚至被稱為“人類的終極能源”。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制造能量的電池,其發電的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其產物是電和水。氫燃料電池不僅能量轉換效率高,只產生水和熱,對環境無污染。
與此同時,燃料電池所使用的氫燃料來源廣泛,可采用水分解制氫,也可以從再生能源中獲得。相比純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氫燃料電池充電時間更短、更便捷。
正因如此,中國加大了對氫能的政策支持力度。
其中,在氫燃電池汽車產業方面,根據2018年2月財政部等四部委印發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具體補貼是:乘用車最高20萬元,輕型客車、貨車最高30萬元,大中型客車、中重型物流車最高50萬元。
這種高額的補貼,正是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做氫能的主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國已在11個省市擁有4大產業集群,政策激勵和發展計劃催生了33個產業鏈上市公司,以及41個已建立燃料電池汽車裝配線的汽車制造商。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價格下降趨勢分析
下一篇:3月份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