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333次 | 2019年04月06日
正規廢鉛蓄電池回收企業負擔太重 增值稅退稅比例提高呼聲起
近期,關于廢舊鉛蓄電池非法回收的新聞層出不窮,業內人士介紹,2011年至2014年,我國曾開展“肅鉛”環保風暴,再生鉛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的現象得到改善。近年來,隨著鉛價上漲,非法再生鉛小企業、小作坊又有反彈,且“地下生產”更加隱蔽。 1月14號下午,湖北省人大代表、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劉長來在參加襄陽代表團審議時說,目前,廢鉛蓄電池回收處理企業在回收廢鉛蓄電池時大部分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因此沒有進項稅抵扣,導致稅收負擔增加。同時也降低了回收價格的競爭力,嚴重影響回收工作開展。 此外,由于環保成本、水費等原因,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成本要遠遠高于非法處理作坊,因此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廢舊鉛蓄電池收購價格與非法處理作坊相比毫無優勢。非法處理作坊的非法收購幾乎壟斷了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市場,導致嚴重污染環境事件頻繁發生。劉長來建議,爭取將廢鉛蓄電池回收處理企業的增值稅退稅比例恢復到80%,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從而提高廢鉛蓄電池回收行業規范收集處理率,減少環境污染。 此舉若落實,一方面將對于持證企業來說,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另一方面,也將吸引非正規回收逐漸向規范化發展。 據了解,我國是全球最大鉛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鉛蓄電池產量占全球總產量比例超40%。行業公認,鉛蓄電池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隱患可防可治可控,而非法回收處置環節的污染形勢十分嚴重。 受利益驅動,加之回收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廢舊鉛蓄電池非法回收、暴力拆解、土法冶煉案件屢打不絕,污染觸目驚心。業內權威人士表示,每年我國至少超過60%的廢舊鉛蓄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數十萬噸含鉛廢酸被直接傾倒,廢舊鉛蓄電池回收處置體系亟待完善。 針對廢舊鉛蓄電池回收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應加快構建規劃有效的廢舊鉛蓄電池回收體系,完善廢舊鉛蓄電池倉儲、回收、運輸等細則,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加大對再生鉛行業的環保督察力度,對非法再生鉛企業予以嚴厲打擊、整治;再生鉛利用企業需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規定,驗收含酸液的廢舊鉛蓄電池,禁止購買和利用非法回收的廢舊鉛蓄電池。 為助力解決鉛蓄電池回收問題,基于國務院對鉛蓄電池綜合治理所開展的“銷一收一”回收項目管理,上海有色金屬網已開發了“有色找鉛”SaaS系統。該系統實現平臺式管理,打通了電池流通生態鏈的全環節,從新電池的銷售配送,到廢舊電池的回收存放,實現了電池在庫、在途的全程管控,做到對電池來源、流轉路徑的可追溯。目前該平臺已被業內多個企業成功應用,歡迎大家前來了解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