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71次 | 2019年04月01日
磷酸鐵鋰復蘇趨勢明顯,產業鏈靜待補貼政策落地
國信電新觀點:《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2批)出臺,從配套電池類型來看,磷酸鐵鋰路線復蘇趨勢明顯,共有8款乘用車、19款客車和22款專用車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其中江淮乘用車共有6款配套LFP電池,其他廠商逐步跟進;從配套廠商來看,動力電池龍頭優勢依然明顯,寧德、國軒分別配套29款和11款位列前2;此外新車型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較18年初提升明顯,主流乘用車、客車、專用車能量密度分別達到140-160Wh/kg、135-140Wh/kg和140-160Wh/kg,續航里程方面純電動乘用車低續航的車型銳減,客車和專用車的主流續航里程也有提升,分別達到400公里以上和300-399公里。繼續看好19年磷酸鐵鋰復蘇契機以及鋰電池全球供應鏈機會,強烈推薦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新宙邦等受益標的。
評論:
磷酸鐵鋰路線復蘇趨勢明顯,江淮押注LFP電池
8款純電動乘用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江淮獨占6席。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目錄》(2019年第2批)統計,本次目錄共有84款車型入選,從車型看專用車車型數量超過乘用車和客車,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共29款(純電動28款,插電混合動力1款);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全部為純電動,分別為22款和33款。從配套電池角度看,乘用車純電動28款車型中磷酸鐵鋰車型占了8款,其中6款由江淮汽車申報,主要搭載國軒高科和江淮華霆動力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都在140Wh/kg左右。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和奇瑞捷途也均有一款乘用車型配套磷酸鐵鋰電池。
退補提速或將重新挖掘磷酸鐵鋰電池應用場景。鑒于目前新能源車企的盈利情況相對較差,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整車廠不外乎幾種選擇:1、追求更高能量密度電池以博取較高檔補貼;2、改用相對更廉價的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成本;3、通過提升新能源汽車售價及壓縮供應鏈利潤來分解退補壓力。我們認為更多情形下是多種解決方式的并用。
從2018年新補貼政策實施后可以明顯看到對價格相對敏感的專用車LFP裝機占比出現跳躍式提升。我們測算按NCM1.15元/Wh和LFP1.0元/Wh的價格計算,若單車帶電40度,LFP替換NCM的單車成本可下降6000元左右,對于售價相對便宜的專用車以及A00級乘用車經濟性更強。18年A00級乘用車裝機量占比大概在26%對應15GWh的電池裝機,伴隨LFP電池能量密度突破瓶頸我們認為公司LFP電池重新挖掘應用場景的空間可期。
動力電池龍頭優勢依然明顯,寧德、國軒位列前茅
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江淮華霆位列前三。從317批新車公示來看,動力電池龍頭依舊優勢明顯,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江淮華霆配套車型分別為29款、11款和4款,其中寧德時代配套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分別是6/15/8款,國軒高科配套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分別為3/0/8款,江淮華霆配套全為乘用車。此外比亞迪、鵬輝電源、盟固利各配套3款。
電池廠與整車廠深度綁定已成趨勢,龍頭企業跑馬圈地時形成利益聯盟。整車廠與電池廠深度綁定一方面有利于整車廠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電池廠加速配套研發速度,拓展市場份額。借鑒于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這種合作一旦形成將為電池廠樹立較高的準入壁壘,削弱后發優勢。根據近半年的311-317批新車配套公示情況來看,龍頭企業的優勢依然非常明顯。
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延續提升趨勢,產業鏈對新補貼政策預期充分
1、能力密度提升延續趨勢,乘用車、客車、專用車主流能量密度分別達到140-160Wh/kg、135-140Wh/kg和140-160Wh/kg。
2、19年第2批目錄的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航里程大幅提升,主要是低續航的推出銳減。目前的車型是400公里以上的增加很多,300-399公里的續航增加較多??紤]到未來的新能源積分作用減弱,未來的高續航力里程的車型會有增長。客車和專用車的主流續航里程也有提升,分別達到400公里以上和300-399公里。
投資建議:精選磷酸鐵鋰路線及鋰電全球供應鏈機會標的
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速不減,電動化全球化趨勢加??;從短期來看,雖然補貼政策尚未落地,但產業已形成較為一致的預期,同時目前產業鏈景氣度依然處于高位。我們認為伴隨國內、外兩大市場的放量,產業鏈有望持續處于高景氣度狀態,各環節龍頭將受益于量增價穩的趨勢,精選國內磷酸鐵鋰路線復蘇以及鋰電全球供應鏈放量受益標的,建議重點關注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新宙邦等。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補貼和雙積分政策不及預期、全球化競爭加劇。
下一篇:三元電池持續高鎳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