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81次 | 2019年03月30日
高效電池技術發展及設備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19年3月28日,2019年高效電池技術發展及設備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旨在探討高效光伏產品技術進展及國內設備研制情況,推動設備企業與制造企業對接。來自行業主管部門、光伏制造企業、設備企業、研究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是光伏產業由粗放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的轉折點。盡管經歷了較大的短期動蕩,但是仍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產業鏈各環節的產量仍然保持了全面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多晶硅產量超過25萬噸,同比增長超過3.3%;硅片產量109.2GW,同比增長19.1%;電池片產量87.2GW,同比增長21.1%;組件產量85.7GW,同比增長14.3%,并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量超過了44GW,連續六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光伏裝機市場的產業地位;累計裝機量超過174GW,連續第四年保持世界第一位。2018年,規模化生產的多晶黑硅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9.2%,使用PERC電池技術的單晶和多晶黑硅電池效率提升至21.8%和20.3%,較2017年分別提升0.5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技術進步仍是行業發展主題。多次拉棒技術的導入、金剛線切割的全面應用以及PERC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推動2017-2018年的產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快速下降,預計N-PERT電池、topcon、HIT、鑄錠單晶等電池技術將引領未來光伏電池技術發展之路。
眾所周知,光伏工藝高度集成于裝備,光伏裝備的技術進步對光伏行業技術進步有較大影響。并且,正是由于光伏裝備的國產化,我國光伏產業生產成本才能得到快速下降,才能為國內乃至全球提供物美價廉的光伏產品,才能推動全球平價上網進程的加速。目前,在常規光伏電池生產線上,我國已基本實現裝備的國產化替代。隨著黑硅、PERC等高效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我國在黑硅清洗、背鈍化、激光消融等裝備技術上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的突破。新建PERC電池生產線,基本采用國產設備,2018年PERC電池產線投資成本降至42萬元/MW,已經低于2017年常規產線的投資額。
N-PERT電池、topcon、HIT等是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并且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半導體生產相關工藝和設備,但在這些電池技術領域的關鍵設備上,雖然我國已有企業在研發或試樣,但與國外先進設備相比仍存差距。通過這次中美貿易糾紛,我們看到如果不掌握相關核心技術,就很可能在全球貿易中陷入被動局面。因此,從保證國家產業安全和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兩方面考慮,我國均應順應光伏電池技術發展趨勢,持續推動光伏設備的國產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