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69次 | 2019年03月27日
燃料電池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隨著各種產業技術的發展,全球能源需求不斷上升,但對于化石能源的過分依賴,會對環境產生惡劣影響。化石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數量會越來越少,需要有一些新的能源來替代,比如電能。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與氧化劑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質和輔助設備組成。
常用的燃料除氫氣外還有甲醇、聯氨、烴類及一氧化碳等。氧化劑一般為氧氣或空氣。電解質常見的有磷酸、氫氧化鉀、熔融碳酸鹽及離子交換膜等。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存在于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臵。不同于傳統內燃機的是,燃料中的化學能不是通過燃燒,而是通過電化學反應釋放,因而具有高效率、零排放的優勢。
燃料電池是一種發電技術,也是一條產業鏈,其中制氫、儲氫、燃料電池系統是核心,包括燃料電池堆和輔助系統。在應用方面,包括交通運輸、固定電站和便攜電源等等。
目前,國內運行的燃料電池汽車主要以示范車為主,一般用在特殊場合展示、旅游觀光代步,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商業化。國際市場上雖然有部分燃料電池車在商業化運營,但仍以出租車為主。
燃料電池車的高昂成本使其短期內很難走向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展示的3輛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客車的成本300多萬元,而目前公交系統進口的歐Ⅳ標準傳統發動機低地板大客車售價僅在100多萬元。從市場經濟學角度講,高成本很難完成市場化推廣,而無法實現市場化就不可能大規模批量生產,進而成本就無法降下來,最終導致成本與銷售的惡性循環。
燃料電池技術是內燃機技術最好的替代物,代表了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如果將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幾個制約因素考慮進來,則會發現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和今后一段時問尚不具備商業化的條件。
電池與燃料電池之間,應該是互補而不是競爭關系。電池既是載體又是能量轉換體,這是燃料電池所欠缺的,但燃料電池可以增加里程,縮短充電時間,提高使用效率。
從長遠來看,氫能作為最潔凈、高效的新能源,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燃料電池汽車以其零尾氣排放和對能源的獨立性,有望實現汽車工業長期夢寐以求的目標,并向世人展示了其良好的應用前景,雖然短時間內難以大規模商業化,但我國在燃料電池技術開發上仍然擁有一定的優勢,應當結合外國先進的汽車制造技術,爭取盡快將燃料電池汽車推向市場,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