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1次 | 2019年03月04日
儲能現狀與未來會如何?
在經歷了光伏、風電、電動汽車、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等一系列熱門概念之后,資本又將目光聚焦到儲能上來。然而,喧囂過后究竟能給這個產業留下什么?將考驗著每一位從業者的內心,以及儲能產業未來的前景。
儲能的價值
熱播美劇《滅世》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忽如一日,地球能源枯竭、電力喪失,人類陷入混沌、哀鴻遍野。為了活命,一隊強人走到一起,排除萬難,打敗邪惡勢力,找到傳說中的“能量棒”,最終拯救了全世界。
回歸現實,沒有大英雄,也沒有“能量棒”。有的僅是一群懷揣的同樣科幻夢想的人,并肩奮斗并組成了一個產業,而這個產業的名字叫“儲能”。
目前,全球儲能市場呈健康發展態勢,儲能容量招投標的規模與頻率均有所提升。根據MercomCapital集團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國際儲能企業獲得的風投資金較一季度實現翻番至1.25億美元,涉及交易10個;當中,單筆獲得投資最大的是Nexeon,獲得風投4330萬美元,排在第二的是AquionEnergy,獲得風投3300萬美元。
其中,美國仍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場,截止上半年,共迎來了7份有關儲能系統的需求建議書。經過數個季度的平靜之后,歐洲地區的儲能市場開始有所動作。英國國家電網終于公布將拍賣200MW的增強頻率響應容量,中標結果將于近日公布。此外,德國的利好政策延期,以及意大利出臺的稅收抵免政策,也都促進了歐洲離網儲能系統的發展。在亞洲地區,韓國計劃在2017年前部署高達500MW的調頻儲能容量;日本也在可再生能源整合及相關輔助性服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澳大利亞的住宅儲能系統正在不斷升溫。
聚焦國內,我國已經將儲能列入“十三五”新能源發展規劃,成為影響人類未來的十大科技,這足以證明儲能的價值。業內人士通常把儲能與新能源比喻成一對孿生兄弟,正是由于新能源天然不穩定的特性,給可以平滑電力、提高電力質量的儲能提供了發展空間。
同時,發展儲能還對節能減排影響深遠。目前,國內節能減排的一個核心是電網系統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前,我們認為電網就是發電和供電,恰恰缺少了對時間因子的認知,而其價值就得靠儲能去完善和完成。因此,儲能技術的必要性體現在保障電網安全,實現全系統的能量管理,接納可再生能源;經濟性體現在優化設備的配置、提高全網的效率;技術先進性體現在相比于傳統調峰、調頻、旋轉備用設備,其快速、準確的響應性和高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此外,在能源互聯網背景下,電化學儲能、儲熱、氫儲能、電動汽車等儲能技術圍繞電力供應,實現了電網、交通網、天然氣管網、供熱供冷網的“互聯”,儲能和能源轉換設備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網絡的耦合關系。
顯而易見,發展儲能是可以完美解決新能源問題、滿足節能減排需求的最佳技術路徑之一。
儲能的瓶頸
“儲能產業,正處于臨界點?!睍r下國內儲能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國內儲能業正處于一個商業化井噴的關口,不斷有新公司加入、新項目誕生。根據中科院信息咨詢中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大陸地區電力儲能(不含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和儲熱)累計裝機規模達105.2MW,涉及136個項目(包括建成、竣工、投運和在建)。然而,從已有的報道來看,多數示范工程中儲能系統雖然在功能上基本達到或接近預期效果,但能實現盈利的極少。
因此,上面那句話還有另一層含義,即眼下儲能產業要實現規模化應用發展,還缺一把火,而業內普遍將這把火,寄托于政策的補貼支持。中關村(000931,股吧)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張靜指出,只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傾斜和一定的補貼,到2020年,中國儲能總裝機規模將達14.5GW;而隨著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的市場機制形成,總裝機規模將有望達到24.2GW。
南都電源總裁陳博也認為,“沒有經濟性,儲能的使用空間、市場機會就非常小,行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都會相對滯緩,導致相應的全產業鏈成熟度也比較低。在儲能經濟性還不具備的現狀下,需要政府短期適當的補貼,才有利于儲能產業的整體提升和應用領域的快速擴大?!?br/>
目前,儲能行業正處于從小范圍試點向大規模應用過渡的初始階段,這點很像光伏行業2004~2008年的第一輪爆發期。與此同時,儲能政策相對模糊,主要散落在現有能源政策中,缺乏統括性高的規劃、針對性強的財稅與價格補貼等措施。
然而,政策和補貼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使用不當也會對產業健康發展產生巨大危害。因此,推動儲能行業的發展,政策和補貼都要適度,在市場使用過程中,用合適的規模檢驗技術的發展,將社會的損失降到最小。
對此,負責起草“十三五”儲能規劃的清華大學教授王保國指出,儲能的發展與支持需要遵循四個基本準則:第一,安全可靠性準則;第二,資源可持續發展準則;第三,環境友好準則;第四,社會經濟效益準則。只有按照科學規律辦事,才能實現企業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從而避免重蹈光伏產業的覆轍。
儲能的未來
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有著兩個秘密大計劃。
十年前,他在博客公布了第一個秘密計劃,他要建構一個不靠挖礦燒石油的太陽能發電經濟,于是,有了第一輛電動汽車TeslaRoadster的誕生。
7月10日,他于Twitter上宣布,第二個秘密計劃已經開啟;18日,特斯拉官網的網址從“teslamotors.com”換成“tesla.com”。
據媒體透露,馬斯克的第二個秘密計劃主要針對儲能領域,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打造驚人的太陽能天花板,并與電池儲存設備整合;二是,拓展電動車的產品線到各種主要類型,包含箱式貨車和大眾運輸工具;三是,透過大量的里程學習,發展比人類駕車還要安全10倍的自動駕駛系統;四是,讓你的車在沒有使用時,自己開出去為你賺錢。
近期,《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出2016年度全球“最智能”的50家公司。在這份榜單中,能源領域有6家公司入圍。其中,德國的儲能系統制造商Sonnen位于第28位,在儲能領域完勝特斯拉的Powerwall。
Sonnen成立于2010年,是德國最大的住宅電池系統提供商,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儲能電池生產商。其核心產品,是為家庭開發太陽能電池板與鋰電儲能系統,用戶還能通過該公司開發的全新交易平臺sonnenCommunity來購買電量或銷售多余電量。
Sonnen推出的儲能電池系統叫做sonnenBatterie。這是一款即插即用的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包括鋰電池,還內置一個逆變器和一套控制軟件。電池使用的是目前最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能進行至少10000次的深度充放電,用電效率為70%。控制軟件能跟蹤太陽能的輸出、用電模式以及能源價格、天氣預報等信息,然后為使用者提供最經濟的充放電選擇。
Sonnen的核心市場是家用領域。特別是針對那些極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導致斷電,或者電價比較高的島嶼等地區。擁有一套sonnenBatterie和光伏發電系統所自發的電力,能滿足一個家庭一年70%~80%的電力需求,在夏天更是能做到100%完全滿足,極大地減少了對電網的依賴性。
然而,在這份榜單中,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更看重的是排名第5位的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JayWhitacre創立的AquionEnergy公司。其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創新性的電池使得這家創業公司在異常艱難的行業中獲得與眾不同的成功。
AquionEnergy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獲得包括比爾˙蓋茨、凱鵬華盈基金、殼牌和道達爾在內的13個投資方共計超過1.6億美元的投資。其核心競爭力是制造出第一個水系混合離子電池(AqueousHybridIonbattery,以下簡稱AHI電池),該電池成本低廉,預期300美元/kWh,不到鋰離子電池使用成本的三分之一。第三方測試表明,AHI電池可以實現持續5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循環,且效率均在85%以上。更吸引人的是,AHI電池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無毒的,可以100%回收。
AHI電池證明了設計一款可持續產品并不會犧牲產品的性能,是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匹配的理想儲能解決方案。但這些成就并沒有讓AquionEnergy停止在儲能領域的研發腳步。下一步,它將致力于弄清楚是否可以創造新的電池技術,既具備環境可持續性、安全性及良好成本效益,同時又能滿足離網和并網固定型儲能應用的嚴格性能要求。
綜上所述,國內儲能行業已處風口,若想實現爆發性增長,從短期來看,需要扶持政策的刺激;從中長期看,技術突破方是唯一路徑。放眼全球,特斯拉已經讓我們頻頻仰視,而Sonnen、AquionEnergy又走在了特斯拉前面,我們沒有理由在風中放慢腳步。
上一篇:儲能已成新能源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