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35次 | 2019年01月26日
一邊是技術難攻破,一邊是成本難下降,我國儲能應如何前行?
近兩年,儲能項目應用不斷增多。7月18日,鎮江電網儲能電站工程正式并網投運,總功率10.1萬千瓦,總容量20.2萬千瓦時,至此,國內最大規模電網儲能項目誕生。據測算,該儲能電站每天用電高峰期間可提供電量40萬千瓦時,滿足17萬居民生活用電。在用電低谷時當作用電負荷充滿電力,在用電高峰時當作發電電源釋放電力,有效填補電力缺口,最大限度地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同時,電能的大規模存儲和快速釋放功能,能夠填補電網常規控制方法的盲區,實現電能靈活調節和精確控制,對打造高端電網、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有示范作用。
我們知道,由于風電、光伏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導致的消納難、棄風棄光高問題一直是限制新能源發展的關鍵因素。2018年上半年,雖然棄風棄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實際上卻不容樂觀。因此,儲能被認為是一項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必不可少的技術,能夠顯著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而且,隨著風電、光伏在整個能源中的占比逐漸上升,儲能的需求量正在不斷增長。
然而,與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儲能領域的發展情況相比,目前我國儲能在技術和應用方面還有待提升。對此,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表示,在技術方面,國內儲能技術仍存在短板。國內儲能電池主要以鉛電池、鋰電池為主,技術水平普遍不高,而全球主流儲能電池主要以鈉硫電池為主,其技術水平較之國內要高出很多。在應用方面,俞振華認為,儲能應用是最核心、最能影響產業格局變化的因素。如果沒有應用,儲能產業就無法進行技術對比和產業政策的制定,而目前國內相關方面的應用還比較缺乏,處在試驗階段。
目前,整個市場對于儲能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在我國雖然尚未進入大規模爆發階段,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市場主體活力的激發,特別是去年以來伴隨著分布式光伏的躍進,我國儲能市場增長很快,在用戶側應用發展尤為迅速。
政策方面:
2017年9月,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涉及政策法規、示范應用、補償機制、社會投資、檢測認證、系統安全等多方面,提出把“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作為實現我國從能源大國向能源強國轉變和經濟提質增效的技術支撐、產業保障,強力提振市場信心。
建設規模情況:
截至2017年,我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2.8GW,其中,2017年新增2217.9MW,當年新增化學儲能項目鋰電占比48%,鉛蓄占比52%,抽水蓄能裝機世界第一。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的統計,用戶側新增裝機規模占2017年新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的59%,同時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網以及電力輔助服務領域都實現了新的增長。
作為新興技術,儲能的發展備受關注,但仍面臨很多挑戰。
儲能技術有待提升
儲能技術包括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電池儲能三大類,以及發電及輔助服務、可再生能源并網、用戶側、電力輸配、電動汽車五大類應用領域。從各項技術應用分布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在各個領域都獲得了應用,鈉硫電池在電力輸配、可再生能源并網中應用比例最大,飛輪儲能在輔助服務(調頻)中具有一定應用優勢,液流電池主要應用于可再生能源領域(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微網),鉛蓄電池在分布式微網中應用占比較大。
我國電化學儲能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現有的市場化的電力定價方式及交易體系下,其價值難以通過市場交易獲得收益,成為制約我國儲能產業特別是電化學儲能發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應在更多可再生發電項目中規劃配置電化學儲能系統,提高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
雖然我國儲能技術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隨著各種儲能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一些高性能的儲能電池還將不斷涌現。
儲能成本必須降低
有專家指出,“我們確實需要儲能,但是在技術路線與電池成本方面上,目前來看市場上還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如果儲能成本過高,將會制約產業爆發式增長,阻礙產業規模化發展。
儲能作為新能源發展和電動汽車的關鍵環節,其市場空間巨大,將改變整個世界的能源格局。然而要實現儲能商業化還必須降低成本,只有確保儲能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才能實現大規模商業應用。
市場機制要進一步健全
儲能在新能源發電、輔助服務、微電網、用戶側以及能源互聯網等各個領域中應用潛力大,這是普遍被認可的,但積極性不高,推廣困難。若要打破這種局面,還需進一步健全儲能的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讓儲能的價值真正顯現出來。另外,當前我國儲能多重價值收益尚不明晰,需要厘清儲能在發、輸、配、用各個環節的應用價值,需要通過開放的電力市場和靈活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去體現儲能的商業化價值。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在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儲能能夠顯著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
根據當前我國儲能發展情況,一要把某些創新示范項目投入到實際應用中,真正為帶動產業發展做出示范;二應圍繞示范項目將產業機制和市場環境建立起來。這樣才有利于形成指導儲能技術改進的良好環境,基于配套設施開展的相關服務也能及時展開。最后要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和前沿技術。
在以風、光為重點的可再生能源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儲能的作用非常大。風電、光伏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展,為儲能市場開辟了光明的前景。儲能有效解決了制約風光健康發展的棄風、棄光難題。二者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因而使儲能成為新能源市場未來發展的關鍵。
下一篇:儲能是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