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78次 | 2018年12月28日
能量密度競逐升級 天賜材料如何應戰?
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競逐戰已經打響!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年的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目標為350wh/kg,2025年目標為400wh/kg,2030年目標為500wh/kg。現有的材料體系根本無法達到這一指標。
不少鋰電企業都已瞄準新型材料著手研發。天賜材料(002769)在國內電解液市場占據重要席位,致力為鋰電行業提供高安全、高性能的電解液產品,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此外,其還在碳酸鋰、新型鋰鹽、添加劑、溶劑等原材料以及正極材料上都有重要布局,未來將以電解液為核心,打通上下產業鏈。
以核心業務來論,電解液的最大競爭力在于添加劑配方,并通過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進入頂尖電池廠商的供應鏈體系;其重要性能參數在于高安全性、高比能、長壽命和寬溫程,這些都需要在添加劑配方上下功夫。目前,天賜材料已收購電解液供應商東莞凱欣100%股權;控股中科立新;增資吉慕特研發新的電解液添加劑。
據了解,天賜材料認購中科立新,主要因為其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質專利,比如有機硅類電解液,在中國電解液領域屬于首創,可以解決電解液不燃燒或者難燃燒的問題,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有質的飛躍,未來三元電池和鈦酸鋰電池都會用到。這款產品借助天賜材料的工程化能力,今年下半年已實現產業化。
在新型鋰鹽上,天賜材料稱,公司研發的LiFSI新型鋰鹽產品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同時相比于傳統電解質,最大優勢在于穩定性高、低溫放電性能優異、電導率高。其中,低溫放電性能最為關鍵,如北方低溫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對此項指標要求很高。預計公司今年年底將具備300噸LiFSI新型鋰鹽的產能,今年的定增也計劃新建2000噸/年的新型鋰鹽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