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54次 | 2018年12月28日
比亞迪電池業務走下“神壇”?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12月20日,吉利汽車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將與寧德時代簽署協議,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投資百億擴充動力電池產能。
在幾個月之前的5月2日,老牌汽車巨頭戴姆勒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該集團已和寧德時代簽訂了電池供應合同,寧德時代正式進入了戴姆勒的電池供應鏈體系。
要知道,在中國市場,比亞迪是戴姆勒的長期合作伙伴,雙方此前還合資成立了一家純電動品牌----騰勢。如今,戴姆勒不選擇比亞迪的電池,轉而擁抱寧德時代,讓外界頗感意外。
比亞迪向左寧德時代向右
今年6月,寧德時代在深交所敲鐘上市,迅速成為創業板的“一哥”,截止12月23日,寧德時代的市值達到1723億元,一躍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行業的龍頭,在資本市場上頗受追捧。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對手的狂歡與風光下,昔日威風凜凜的比亞迪顯得有些失落。目前,比亞迪(002594,SZ)的市值為1445億元,比寧德時代還要矮一頭。眼見昔日小弟如今也壓自己一頭,比亞迪也心有不甘。
近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放出話來,比亞迪電池要拆分出來,并在2020前實現上市。但是,如今的市場環境早已不是比亞迪當初如日中天的時候了,至少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已經走下“神壇”。
去年,比亞迪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不增反降,出貨量僅為7.3Gwh,寧德時代憑借9.7Gwh的數據和27%的市場占比,位居行業第一。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3.53GWh,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巨頭占據了63%的市場份額,其中寧德時代以17.86GWh的裝機量占41.03%的市場份額,比亞迪以9.57GWh的裝機量占21.99%的市場份額。寧德時代正在將比亞迪迅速甩在身后。
這樣的場景,在兩年以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在2016年,比亞迪在這場動力電池的戰爭中處于絕對領先,國內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那時候,國內搭載量超過1Gwh的電池廠商僅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沃特瑪四家,其中,比亞迪全年電池出貨量高達7.4Gwh,占全國總量26%。
比亞迪為何痛失“一哥”地位?
近年來,比亞迪逐步落后于寧德時代,背后的因素有很多,在最根本的是技術路線之爭。寧德時代主要走的是三元電池技術路線,而比亞迪則主推走磷酸鐵鋰電池路線。一般來說,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和價格上有優勢,但是三元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有優勢。
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哪一個更好?一直沒有定論。但是,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金額逐漸和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直接掛鉤,近幾年各大整車制造商也紛紛向三元鋰電池靠攏,帶動三元鋰電池銷量上漲。
實際上,在目前勢頭正猛的造車新勢力中,無論是已經上市的蔚來ES8,還是小鵬汽車、威馬汽車,還是沒有上市諸如車和家等,都選擇的是三元鋰電池的路線。選擇,磷酸鐵鋰電池路線,不少都存在續航偏短的情況,或者是混合動力的車。
另外,去年寧德時代通過降價搶占市場份額,彼時該公司動力電池系統的均價為1.41元/Wh,同比下降約30%。此外,寧德時代自己不造車,只提供動力電池,相比于比亞迪的自產自銷模式,有利于通過規模效益降低成本。
2017年開始,寧德時代開始大規模地開拓市場版圖,上汽、北汽、長安等相繼成為寧德時代的客戶。看到了危機的比亞迪,也在調整策略,除了分拆動力電池業務外,其自身也在轉向三元電池業務。
今年9月,比亞迪對外表示,截止2017年底,公司動力電池總產能為16Gwh,其中10Gwh是磷酸鐵鋰電池,6Gwh是三元電池。此外,比亞迪今年在青海還將會擴產24Gwh三元電池的產能,分兩期完成,今年6月已經開始投產,預計明年底可以全部達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