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9次 | 2019年02月15日
深圳抽蓄電站:全面國產化設計安全穩定運行
作為國內首個建在城市中的抽水蓄能電站,南方電網深圳抽水蓄能電站(以下簡稱“深蓄電站”)自今年9月最后一臺機組投入商運后,已安全穩定運行三個月。
深蓄電站是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的重點建設工程和西電東送的落點和粵港電網的連接點,因具備強大的調峰能力,被喻為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充電寶”。據悉,電站投產后,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5.8萬噸、天然氣1.83萬噸,減排溫室氣體總量約2717.28噸。
全面國產化設計
深蓄電站距深圳市中心約20公里,距離香港、大亞灣特種、嶺澳特種約25公里,總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由南方電網全額投資,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的經濟密度和能量密度位居國內前列。深蓄電站滿足了深圳電網近三分之一的調峰需求,不僅能優化電源結構,降低輸電成本,滿足不斷增長的系統調峰需求,改善核電、火電運行條件,還有助于消納清潔“西電”,緩解深圳乃至香港電網負荷壓力,提高電網運行安全和經濟性。
深蓄電站是南方電網在廣東投建的第四座抽水蓄能電站,也是南方電網首座全面國產化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的抽水蓄能電站。在此之前,2000年建成的廣州抽水蓄能電廠,8臺機組全部引進法國和德國設備;2011年全部投產的惠州抽水蓄能電廠,8臺機組中的1臺由國內加工生產;2016年全部投產的清遠抽水蓄能電站,實現了4臺進口機組在國內加工。
深蓄電站設計階段,為確保國產化機組設計制造質量,深蓄電站技術人員與廠家開展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研究;在電站安裝階段,改進和完善了許多細部設計,進一步提高了機組的可靠性;在調試階段,深蓄電站20余名技術人員作為調試核心成員,帶領廠家及安裝單位全力開展機組調試。
軟件層面,為實現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國產化,電站技術人員與監控廠家一同開發軟件,共進行設計修改80多處,經過9個多月的修改與測試,最終完成計算機監控系統的開發,大大提高了軟件可靠性與穩定性。而且,這套計算機監控系統在保障電站安全穩定的同時,軟件成本僅為國外系統的六分之一,操作便捷性、軟件擴展性及售后服務優勢明顯。
兼顧安全與環保
深蓄電站建設在城市區域內,周邊有大量市政設施,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電站建設相對其他同類電站安全風險更高,安全管理難度更大。
深蓄電站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多次深入詳細論證,科學制定爆破方案。在爆破前嚴格辦理相關施工手續,考慮每種可能性,制定嚴密的安全措施,采取短時交通管制,消除爆破對公路及通行車輛安全的影響。最終,爆破作業未對周邊市政設施造成影響,最大限度減小了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深蓄電站引水道水頭高、地質條件復雜、透水性較強、施工難度大,襯砌、灌漿設計要求高,工期緊張。建設者們深入運用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思想,在“人員資質、安全技術方案、特種設備、現場環境”等多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標準。深蓄電站引水隧洞上斜井全長380米,是目前國內長度最長的大洞徑斜井,通過斜井二次擴挖與襯砌澆筑軌道一次成型技術研究,開啟了斜井開挖軌道與滑模混凝土運行軌道合并的國內先例,促進斜井軌道施工技術的更新與提高,創造了長斜井施工零安全事故記錄。截至今年9月全面投產,深蓄電站安全施工2459天,未發生各類安全事故。
不僅位于城市內,深蓄電站上水庫還緊靠東部華僑城旅游景區,對電站建設過程中踐行生態環保提出了更高要求。深蓄電站采用“三同步”策略,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減少了對原生環境的影響,有效保護了周邊生態環境。
此外,深蓄電站下水庫與地方水務局合作,利用銅鑼徑水庫擴建而成,水庫兼具城市供水功能,促進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并設計并實施了清污分離排水系統,保證電站排放不造成水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