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22次 | 2018年12月13日
“東西南北”領先燃料電池5家企業齊聚 他們會“密謀”什么?
氫能已被公認是21世紀具有最大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燃料電池是氫能利用的最好方式。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明確將“氫能與燃料電池”列為能源科技的重點創新方向之一。目前,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氫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剛結束的首屆進博會顯示,各國下一代汽車產品都在往氫能源汽車方向布局。
在國內,張家口、上海、廣東佛山、江蘇如皋、浙江臺州、遼寧大連等地通過示范應用和特色小鎮建設,正在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儲備和產業布局。而自1999年12月我國第一輛FC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在清華大學試驗成功起,包括長城汽車、宇通客車、東風汽車、北汽福田等一批國內大型車企都積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工作。
業內分析認為,從目前來看,受累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高成本及加氫站的普及問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未來5-10年內占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會是電動汽車。但是由于電動汽車的續航、充電以及能量密度等問題的存在,且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必定會沖擊電動汽車的主流地位。
值此氫燃料電池導入汽車行業的關鍵時期,12月19-21日,“利元亨?2018高工鋰電&氫電&電動車年會”將于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主流車企和燃料電池企業將齊聚深圳,探討新能源汽車走向和氫燃料電池產業的變革路徑。
在12月21日下午舉行的氫燃料電池專場中,億華通常務副總經理于民、武漢泰歌首席執行官朱水興、南科動力總經理葉江德、Re-Fire重塑科技產品工程部副總孫北、魔方新能源總經理華周發博士等5位企業高層將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涉及氫燃料電池產業鏈調研報告、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與應對策略、燃料電池產線工藝難點與最新進展等多方面。
在演講結束后的圓桌對話環節,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黃宏生、中興智能汽車副總裁姚權力將和上述領先燃料電池企業一起圍繞“氫燃料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角色定位”、“氫燃料電池助力,鋰電池主力?”、“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掣肘是?突破口在哪?”、“面對氫燃料電池機遇與挑戰,企業如何抉擇?”等多個話題展開深入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億華通總部位于北京,被譽為“中國氫能第一股”;武漢泰歌位于武漢,配套武漢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359路試運行路線;Re-Fire重塑科技總部位于上海,是目前國內配套燃料電池汽車最多的企業之一;南科動力位于深圳,是深圳地區唯一展開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魔方新能源則是國內領先燃料電池產線供應商。
可以說,高工年會聚集了來自全國“東西南北”各個區域的領先燃料電池企業,一場年度思想盛宴即將開始。這5家企業有怎樣的深厚背景,且看下文:
1、億華通
億華通成立于2004年,依托清華大學技術研究團隊建立,多年深耕氫燃料電池領域,產品覆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與之配套的DC/DC、整車控制器、氫系統等。
2016年,億華通新三板正式掛牌,成為“中國氫能第一股”,實現中國氫能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零突破。2018年9月,億華通發布沖擊IPO公告,目前正在接受國泰君安證券的輔導。
從市場表現來看,億華通以配套商用車為主,主要客戶為鄭州宇通、北汽福田、上海申龍、中植新能源等國內主流整車廠,成為國內配套車型最多的燃料電池系統企業之一。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5-2017年,億華通分別實現營收5454.96萬、1.37億、2.01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90.75萬、925.40萬和3044.56萬。最新披露的2018年中報顯示,億華通上半年營收為3781.21萬元,凈利虧損2334.67萬元。
盡管億華通凈利潤波動較大,但相較于同行普遍處于投入期而言,依然遙遙領先,代表著國內氫燃料電池發展的希望。
2、武漢泰歌
2016年9月,武漢市、同濟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共建武漢氫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平臺。作為市場化運營主體,武漢泰歌應運而生。從武漢泰歌的股東構成不難看出,公司既有著產學研集合的強大科研背景,又有著當地政府資源的強力支撐,這些讓武漢泰歌在技術發揮及市場推廣方面有著先天優勢。
武漢泰歌首席執行官朱水興介紹,在氫能動力系統方面,同濟大學將其擁有的大量無形資產(專利)注入給公司,為公司技術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公司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由中國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863項目負責人之一、同濟大學博導馬天才主導負責,其他核心技術骨干也均有10年以上研發經驗,整個研發團隊實力處于國際一流水平。
據了解,作為同濟大學的高材生,馬天才撰寫的關于氫能動力系統的博士論文,成為國內很多企業開發氫能動力系統底盤最低層框架的參考“教材”。不過,如果沒有研發實力較強的團隊來執行,只是“照葫蘆畫瓢”,就算采用同樣的電堆,做出來的發動機或者系統性能差距或達40%左右。
“做好氫能動力系統的控制策略、能源管理非常重要。”朱水興表示,系統做得好,車子動力控制、能量管理效率高,整車性能才會好。目前市場上的氫燃料物流車、公交車大多以30KW為主,但30KW帶不動7.5噸以上的車,需要配備大電池包。我們目前給車企提供40KW的氫能發動機,達到的整體性能效果超出10%以上。
正是憑借技術支撐,武漢泰歌成立短短兩年多時間以來,成績斐然:2016年9月17日由資環工研院(由地質大學集合資源而成立)主導研發的全球首臺有機液態儲氫科研工程樣車“泰歌號”順利下線;2017年12月28日,泰歌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開沃?泰歌”號氫能客車量產車型下線儀式舉行;2018年9月28日,武漢首條氫能公交示范線359路試運行路線正式開通暨武漢首座加氫站啟用。
3、Re-Fire重塑科技
Re-Fire重塑科技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向車企提供氫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及工程服務。成立至今,已完成CAVEN3和CAVEN4兩款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CAVEN3氫燃料電池系統已于2017年6月投入批量生產。
Re-Fire重塑科技團隊具有豐富的整車項目開發經驗、動力系統項目開發經驗和標準化的開發流程、質量和驗證體系,并在整車開發項目中擁有獨立的工程設計能力和試制能力。目前已為全國多家汽車企業配套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動力系統設計,截止2018年二季度,已完成22款樣車開發。
2016年,全國首條氫能城市公交示范線路開通儀式在三水區拉開序幕,12輛佛山飛馳11m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使用,重塑科技負責該車動力系統開發。該款公交車車載24kg氫氣,續駛里程可達350km以上。目前該批投入商業化示范運營的氫燃料電池公交正穿梭于佛山地區,為當地居民公共出行提供“氫”潔動力。
2017年,中國市場投放了530輛東風7.5t氫燃料電池物流車,該批車輛搭載重塑科技CAVEN3氫燃料電池系統,其中500輛在上海、25輛在廣東、5輛在十堰。
值得一提的是,Re-Fire重塑科技并不僅僅在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上發力,在乘用車上亦有所規劃。2018年11月6日,Re-Fire重塑科技攜自主改制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項目Pegas亮相展會。該車是由傳統燃油汽車改裝,搭載Re-Fire重塑科技CAVEN3氫燃料電池系統,整車續駛里程在500km以上,配備70Mpa儲氫瓶。目前該車僅作為自主試驗項目進行公開展示。
4、南科動力
南科動力產業化團隊核心技術成員主要來自加拿大巴拉德、AFCC、NRC-IFCI、MBFC等多家世界燃料電池權威機構和龍頭企業,公司國內研發人員碩士、博士占比41%,集中精力進行燃料電池系統自主研發與生產。團隊擁有三家產業化公司、10+科研項目。
團隊的研發平臺依托于南方科技大學,在關鍵材料及部件、電堆研發設計等各個環節的基礎研究、技術提高及人才培養方面,有著強有力的后盾支撐。
通過自主研發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南科產業化團隊能夠提高產品性價比,從而提高競爭力。南科動力總經理葉江德介紹:“國際知名燃料電池企業膜電極價格約4800元/KW,如果我們依賴進口電堆,就需要承擔高昂的電堆價格,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中國燃料電池要實現產業化,核心材料及電堆必須依靠自主研發。”
在葉江德看來,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成本普遍偏高,但隨著核心材料、關鍵零部件、電堆及系統等的國產化水平提高,未來燃料電池車成本可以與傳統燃油車持平,屆時燃料電池車將真正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運行階段。
作為燃料電池產業化布局者,南科產業化團隊產品性能已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公司膜電極性能達到0.72V@1A/cm2。”葉江德透露,除研發外,團隊還完成了氣體擴散層10萬平方米/年、CCM產能10萬平方米/年、膜電極10萬片/年的產能建設。
5、魔方新能源
魔方新能源(山東魔方、東莞魔方兩個研發基地)主要研發設計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石墨雙極板、MEA等核心產線。作為設備供應商,團隊憑借十多年的燃料電池研發設計經驗,可深度參與客戶的技術工藝路線選型;可充分滿足客戶需求,開發出領先的整套生產線。
目前魔方新能源為燃料電池龍頭企業北京億華通、上海神力等設計的產線已投入使用,另外為多家知名燃料電池企業定制的產線正處于積極開發中。
“魔方新能源團隊作為國內最早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之一‘楚天一號’的開發者。從材料、工藝、設備到電堆與發動機有著全面的研發經歷,讓我們能更深入地認識、并有能力參與燃料電池企業的技術工藝研發與選擇,且設計配套最合適的產線設備。”魔方新能源董事長蔣中林博士表示。
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魔方新能源作為國內第一批電堆及系統總成設備供應商,正在為燃料電池工藝的成熟做出自己的貢獻,將成為國內燃料電池設備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