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17次 | 2018年12月09日
微生物燃料電池中試規模放大的影響
就在我們將目光的注意力集中在厭氧氨氧化和好氧顆粒污泥之際,很多人忘記了前幾年業內非常熱衷的MFC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規模的中試。污水處理觀察微信公眾號注意到,日前,在美國波士頓坎布瑞恩創新中心的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的中試規模達到了2.25噸,可以生產出清潔的出水,供15人使用,并且MFC自身產生電能驅動中試裝置的運行,產生的電能還略有盈余。
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突破,這對于傳統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污水處理行業耗能巨大,僅在美國污水處理行業的能耗就在全國總能耗的約1.5%,如果能夠實現污水處理的完全能量自給,會對行業及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其他研究MFC的團隊也在突破規模的放大,加州圣迭戈的J.CraigVenter研究中心的規模達到了630升,處理的養豬廢水。該中心還在墨西哥籌劃一個更大規模的中試MFC,研究人員稱在未來三五年內實現商業化。而坎布瑞恩中心則希望MFC能進一步放大到每天20噸的規模。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Logan是MFC領域的國際權威,他曾經估計微生物燃料電池實現工業應用需5~10年。但目前一些中試規模的放大似乎在小型分散式的污水處理站有了用武之地。
相比較于國外同行在不斷追求規模的放大和成本的降低,筆者接觸過一位中國的同行,中國的同行似乎更在意機理的研究,這也許對發表文章很有用。東西方理念的差別,也造成這一技術在各國的不同發展局面。
下一篇:怎樣讓電池保持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