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08次 | 2018年12月08日
當升科技:提高電壓方式提高NCM622材料性能
近日,當升科技在接受投資機構調研時對外表示,2017年,其將繼續推動動力多元材料在車用領域的應用,并配合動力客戶積極開發更高鎳、更高電壓下的多元材料,以應對能量密度不斷提升的要求。
在問及正極材料成本下降的空間在哪時,當升科技表示,比如通過工藝的改進與提升降低加工成本;通過進一步提高自動化水平,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并且進一步提高產品一致性,這方面江蘇當升已經顯現優勢了;再比如通過拓寬原材料供應渠道,降低原料成本;而我們在新產品的開發環節就會充分考慮后續產業化的成本問題等等。這些工作我們一直在做。
以下為調研實錄:
1、NCM111、NCM532、NCM622及NCM811之間有什么區別?
答:NCM后面的數字代表各原材料的含量,第一個數字代表鎳,第二個數字代表鈷,第三個數字代表錳。鎳含量越高,材料的能量密度越高。動力電池更多使用高鎳NCM正極材料,續航里程相對較高。
2、公司正極材料的特點及優勢?
答:公司2008年開始研發多元材料以來,多元產品在國內率先出口日本和韓國市場。多年來,公司借助與日韓鋰電大客戶的緊密合作優勢,奠定了在多元材料方面的技術領先地位。公司推出的高鎳多元材料,呈現出的高安全、長壽命、高能量密度的特性明顯優于同類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國際品牌車企動力鋰電池,成為國際同類產品標桿。2016年公司推出的長循環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多元材料,迅速進入多家國內品牌車企體系。
2017年,公司將繼續推動動力多元材料在車用領域的應用,并配合動力客戶積極開發更高鎳、更高電壓下的多元材料,以應對能量密度不斷提升的要求。
3、公司的競爭優勢在哪里?公司如何看待競爭?
答:公司業務領域涵蓋鋰電材料與智能裝備兩大板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技術研發優勢;2、客戶渠道優勢;3、供應鏈的優勢;4、技術裝備的優勢。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好,競爭在所難免。
未來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國際和國內大客戶資源的,并且具備現代化高端產能的正極材料企業才能成為這一行業的領導者。當升自成立以來就專注于鋰電正極材料,過去在小型鋰電上是國內第一家出口韓國、日本的正極材料企業?,F在在動力鋰電方面又再次走在了行業前列,率先開發出乘用車用高鎳多元材料,已經批量出貨并應用于一線品牌乘用車。
同時,全球前十大鋰電池企業大部分都是當升的客戶,公司擁有優質的國際客戶資源。公司已建成的江蘇當升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在工藝技術水平、自動化程度等方面處于國內一流水平。
4、電池中正極的成本分布是怎樣的?
答: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倍率性等電性能主要取決于正極材料;正極材料占鋰電池總成本的比重最大,正極材料的能量密度越高,用量就越少,與之匹配的其他材料例如負極、電解液、隔膜等材料用量會相應減少。
5、NCM811的性能優于NCM622,除了提高鎳含量,NCM622是否可以繼續優化升級,從而提高性能?
答:還可以通過提高電壓的方式提高材料的性能。
6、現在韓國局勢的動蕩,會影響公司嗎?
答:公司的客戶資源涵蓋中、日、韓三個國家,目前全球前十大鋰電巨頭基本是公司的客戶,公司與這些國內外大客戶均長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7、財政補貼退坡是否會影響新能源汽車后續發展?
答: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刺激需求、強制供應和鼓勵使用三個方面。刺激需求具體體現在購車補貼、減免稅費、采購公交車;強制供應體現在實施碳配額積分制;鼓勵使用包括對新能源汽車不限行、不限購、補貼充電樁。
雖然財政補貼逐年退坡,但上述一系列配套政策,督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企業進一步提高技術和質量標準,引導新能源汽車行業從補貼激勵轉為市場驅動,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加速行業優勝劣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對注重研發投入、產品技術領先的企業是非常有利的。公司也會以此為契機,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引領者的行業地位,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8、擴大NCM的產能,高鎳材料的投資成本是否高于低鎳材料?
答:鎳含量越高,技術、工藝要求也越高,相應的投資成本、加工成本也會增加。
9、NCM622的性能優于低鎳材料,從公司的產能分布來看,NCM622的產能并不高,為什么?
答:前幾年國內動力市場對NCM的認可度較小,磷酸鐵鋰是當時主要的正極材料;而且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近兩年才開始逐步有量。
10、公司正極材料成本下降的空間在哪?
答:公司生產管理水平較高,原料單耗已經接近理論值,但是我們也在持續通過多種途徑降低成本。比如通過工藝的改進與提升降低加工成本;通過進一步提高自動化水平,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并且進一步提高產品一致性,這方面江蘇當升已經顯現優勢了;再比如通過拓寬原材料供應渠道,降低原料成本;而我們在新產品的開發環節就會充分考慮后續產業化的成本問題等等。這些工作我們一直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