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23次 | 2018年12月03日
多氟多2017年凈利潤下降62%
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就開啟了下跌模式,從高位的每噸40萬元到2018年4月的每噸11萬元,區間價格跌幅高達70%,部分廠家售價甚至已經步入邊際成本線以內。作為六氟磷酸鋰主要供應商的多氟多,2017年扣非凈利潤20023.1萬元,同比下降-61.96%,業績陷入困頓。
多氟多將利潤的下降歸結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年報解釋稱,本年營業成本較上年營業成本增加11.8億元,增加比例為70.21%,遠高于營業收入增長比例。
記者發現,除了六氟磷酸鋰價格收入下滑以及成本上升帶來的影響之外,融資成本的上升也是侵蝕多氟多利潤的一大原因。
多元化布局頻繁,資金壓力明顯
受產品跌價影響,國內氟化工企業的業績都呈現下滑,但像多氟多一樣下滑明顯的企業實數少數。同樣是以六氟磷酸鋰和電解液為主要產品的天賜材料,扣非凈利潤年度下滑同比減少19.39%,遠低于多氟多。或許多氟多的異常源于其在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布局有關。
記者發現,多氟多通過并購橫跨了氟化物、電子化學品、鋰電池、電動汽車等四大板塊,公司的發展重點放在了全產業鏈布局。
2015年9月,多氟多以1.6億元收購了紅星汽車72.5%的股權,并與邢臺縣政府簽署《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30億元,聯手在邢臺縣龍岡經濟開發區建設汽車、新能源電動車生產線,打造以汽車制造四大工藝生產線及研發中心為主的紅星公司新基地。
2016年8月,多氟多追加投資,以自有資金向紅星汽車增資2億元。增資完成后,紅星汽車的注冊資本由1.43億元增加至2.98億元,多氟多出資比例升至85.29%。
同年,多氟多規劃投資51.5億元,投資于“年產10,000噸動力鋰電池高端新型添加劑項目”、“30萬套/年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截至目前,從公開信息粗略計算,多氟多為了造車已計劃投入超過百億元。
2017年多氟多的財務費用較2016年增長了129.1%,達到了7212.9萬元,遠超同行。以天賜材料和必康股份為例,2017年財務費用為1564.6萬元和4601.1萬元。多氟多財務費用的大幅增長源于各種借款增加相應利息支出。
產業鏈競爭加劇市場前景難料
雖然多氟多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布局較為樂觀,但從目前的鋰電行業產能過剩及補貼下滑的市場格局來看,其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項目的市場前景仍然存在較大的風險。
數據顯示,2017年,包括比亞迪、力神、CATL、合肥國軒在內,動力電池名義產能超過了170GWh,相較不足40GWh的裝機需求,動力電池產能存在結構性過剩的問題。
從多氟多的情況來看,公司早在15年便規劃了年產3億Ah(約等于1GW)能量型動力鋰離子電池組項目,但由于鋰電池市場需求和行業政策的變化,延期至2018年6月30日完成。2016年多氟多再次拋出總投資403,517.75萬元,規劃“年產動力鋰離子電池組10GWh項目”加大產能。
市場人士表示,面對如此大的產能,能否找到更多優質的客戶,消化掉產能成為多氟多鋰電池項目成敗的關鍵。
記者查閱2017年公司年報,多氟多鋰電池及核心材料營收僅為2.82億元,其中還包括了多氟多投資的知豆汽車采購收入10,727.95萬元,在利潤方面,電池整體營業利潤僅有2562.91萬元,毛利9.09%。而記者查閱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業務的毛利率,普遍在20%-40%區間,遠高于多氟多。
或許多氟多動力電池的市場大部分用于紅星汽車生產的配套,這也符合多氟多打造閉環降低成本的初衷。不過,2017年紅星汽車僅賣出2000臺,與多氟多當初確立了2017年各類電動汽車產能將達到3萬輛,到2018年公司各類電動汽車產能將超過10萬輛的愿景相差甚遠。
誠然,多氟多在氟化鹽有自己的優勢,但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競爭加劇、補貼下滑、格局既定的情況下,拉長業務戰線是否是個明智的選擇?
下一篇:中礦資源收購東鵬新材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