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90次 | 2018年11月08日
手機電池的使用壽命
如今,智能手機用戶最擔心的恐怕只有兩件事:沒網(wǎng)和沒電!沒網(wǎng)尚可接受,雖然手機消極怠工,但還是可以發(fā)揮剩余價值。而沒電則屬于讓人生無可戀的強行罷工,這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空蕩蕩的。
饑腸轆轆的用戶拿著剩余電量不足10%的智能手機時,最想做的一定不是找地方吃飯,而是先找個充電樁把手機喂飽。
自從智能手機出現(xiàn)以來,續(xù)航能力一直都是最大的問題。通常我們的智能機充電頻率都是一天一沖,甚至一天多沖。這在功能機時代是無法想象的,經(jīng)典塞班系統(tǒng)手機也能提供幾天的續(xù)航時間,這在今天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于是今天,科技君就來盤點一下,電池越來越不經(jīng)用,這鍋到底誰來背?
智能機電量消耗自然比以前的手機要大。越來越大的屏幕在帶來視覺效果提升的同時也會加速手機耗電。
此外,手機硬件的升級也是主要原之一,從單核到雙核再到8核手機,這意味著手機運行速度的提升,但支撐這些提升就需要消耗更多電量。
再加上各類社交軟件、游戲、視頻音樂播放器、其他功能軟件等,這些應用大多數(shù)會在后臺運營,無時無刻地壓榨著你的手機電池。
其實廠商也是有苦難言,電池這東西,影響因素實在是太多。
只是把電池這單一性能增強相當容易,但是要把所有素質都綜合起來就難了。比如現(xiàn)在許多手機都加入了快充功能,同時還要求有大容量,要穩(wěn)定,這些性能全都集中在一起時,技術難度就會增加,手機的價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再說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傾向于更薄、更美觀的設計。原本手機內(nèi)部空間就非常寶貴,還要加入各種功能模塊,無疑需要壓縮機身內(nèi)部的空間。
而在這種狀況下,想要保留更多功能又要維持機身輕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壓縮電池體積,然而加入的這些功能模塊又會增加耗電量。所以手機廠商也相當矛盾,只能盡量縮減屏幕與功能模塊的耗電量。
或許會有人問,那為什么不把電池做得更薄一些呢?
這里有兩個原因,電池技術的瓶頸和安全性。技術瓶頸很好理解,在還沒有新能源出現(xiàn)的情況下,市面上基本都是鋰電池,根據(jù)鋰電池的原理,不改變?nèi)萘康那闆r下壓縮體積是有一定難度的。
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在功耗方面沒有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只有加大電池容量。但如果機身設計不合理,壓縮內(nèi)部空間就容易出現(xiàn)散熱問題。還記得當年的三星Note7事件嗎?
手機廠商也是考慮到這種問題,因此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追求“薄了更薄”的手機了。對于手機技術瓶頸上的問題,應該是廠商去頭痛的問題,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充電習慣,也是保持手機續(xù)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少人喜歡把手機電池用到10%以下才充電,其實這樣并不好。如果手機電量被放空,且不能及時充電,容易造成手機深度放電而不能再次充電。因此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在長期不用時,最好保持50%左右的電量存放。
另外,電量充滿后最好及時拔下電源,過度充電容易讓電池在不斷充電放電出現(xiàn)損害。還有不要邊充邊玩也是同樣的道理,先不論會不會影響電池,出于安全考慮,大家最好都不要在充電時打電話。
總的來說,手機的續(xù)航能力并不是誰的鍋。背著罵名的廠商們也想做出讓人滿意的續(xù)航,但是苦于電池技術停滯不前,而性能要求卻越來越高。手機設計上的處處妥協(xié),能有今天這種續(xù)航已經(jīng)算是很不容易了。
大家不妨給他們一些時間,說不定那一天這個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呢。
上一篇:關于紐扣電池的分類方法
下一篇:手機的正確充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