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57次 | 2018年11月11日
電池在材料選擇上的問題分析
我假設看到這里的人完全理解了可充放電池設計上的種種限制。為了有序的電子轉移,為了有序的鋰離子與鋰原子的分布,電池需要電解質以及各種輔助材料,需要在陰極陽極表面有規整的結構,而這些都是以能量密度為代價的。
現在回到我開頭的論點:
1)電池技術太弱了:這些設計多么巧妙,明明是人類智慧之大成。
2)電池技術大有可為:對于未來的展望,我們必須有一個現實的態度。電池技術已經發展了百余年,早就過了爆發期;支持電池技術發展的理論科學為物理與化學,它們的理論大發展大突破都是在二戰前就已經結束了。可預見未來的電池技術,必然是基于現在的電池的發展。
在民用領域,電池的能量密度是讓人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但又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過去的電池能量密度之所以能不斷提高,是因為科學家一直在找原子量更小的元素來充當氧化劑,還原劑,以及支持結構。于是我們見證了從鉛酸到鎳鎘,從鎳鎘到鎳氫,從鎳氫到現在的鋰離子的可充放電池發展歷程,但以后呢?
還原劑方面:我在開頭就說過了。電子轉移比例高的元素就那么幾個:氫,碳,硼,鈹,鋰。其中適合作為可充電電池還原劑的只有鋰。氫,碳只在燃料電池中出現。硼,鈹至今都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氧化劑方面:如果不用過渡金屬,那么選擇就是第二行第三行的主族元素。鹵素顯然不行,那么就剩下氧與硫。現實是鋰空氣電池(鋰氧)與鋰硫電池都有很多人研究,但進展都不樂觀。為啥?
因為電池的表面結構才是大問題。
現在納米技術不是進展很大么?以后科學家們肯定能用各種納米線納米管納米球納米碗石墨烯設計出精細有序的表面結構的。那些實驗室們隔三差五的都會放出幾個大新聞啊。
1)石墨一直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不二選擇,事實上如果只考慮能量密度的話,金屬錫更適合作為負極材料。但到現在為止也就sony推出過錫電極的電池(Sonynexelion14430W1)為什么會這樣?
2)除了鈷酸鋰之外,目前的其它鋰電池正極熱點材料還有三元化合物Li(NiCoMn)O2磷酸鐵鋰(LiFePO4)然而由于壓實密度原因,采用這些材料的電池的容量并不如鈷酸鋰電池。
上一篇:電池的電解液問題分析
下一篇:簡述關于電池的保養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