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92次 | 2018年11月05日
由動力電池回收問題引起的思考
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迅猛。據專家分析,到2018年,我國動力鋰電池廢舊回收市場將初具規模,累計報廢量將超過17萬噸,從中回收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所創造的回收市場規模將超過53億元,到2020年將超過100億元。
廢舊動力鋰電池拆解過程中會產生廢氣、廢液、廢渣等污染,一旦有機電解液和鈷、銅、鎳等重金屬物質滲入水和土壤之中,就會帶來生態環境安全隱患。
近幾年,我國先后出臺了《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5年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等多項政策文件,但尚未真正有效落實。主要問題有:廢舊動力鋰電池再利用須經過品質檢測,如果一些問題電池沒被檢驗出來而再次被使用,會增加整個電池系統的安全風險。再者,回收工藝成本高,回收政策不具有強制性等。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研究電池標準化并落實可追溯體系,加大對廢舊鋰電池拆解、重組、測試和壽命預測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提高其技術成熟度和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同時,提高電池拆解、重組及回收技術的自動化水平和回收效率,使動力鋰電池回收再利用具有經濟可行性和安全性。
他建議,政府應制定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獎懲措施。比如,對未按照回收政策履行責任義務的企業進行懲罰,對電池回收企業和電池再利用企業按照電池套數、容量等方式進行補貼,實行稅收優惠。企業應積極創新商業模式,積累經驗后對具有推廣價值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復制。
上一篇:會縮減車輛蓄電池的壽命的幾種行為
下一篇:固體鋰離子電池剪開還能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