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2次 | 2018年11月04日
“大規模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的技術鑒定會在京組織召開
為促進能源領域科技進步和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與推廣,10月24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在京組織召開“大規模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的技術鑒定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科技大學雷清泉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所周遠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王光謙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何雅玲教授,中國電科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原所長來小康,北京科技大學趙海雷教授,北京特種航天大學張世超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葉林教授等專家出席會議并組成鑒定委員會。鑒定委員會由雷清泉院士擔任主任、周遠院士擔任副主任。項目承擔單位清華大學盧強院士、梅生偉教授等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能源研究會鄭玉平秘書長主持。梅生偉教授代表項目組做了工作匯報。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但與產業發展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由于電網輸送和消納能力的限制,大量風電、光電被舍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諸多,其中重要一點是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特性受到自然條件的約束,迫切需要發展大規模儲能技術。與其他儲能技術相比,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具有投資少、運行維護費用低、動態響應快、運行方式靈活、經濟性能高、環境污染小、占地面積小的特點。目前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研究仍需要關鍵技術的突破,這方面一直限制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項目組所研究的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可用于支撐電網削峰填谷、調頻、調相,也可用于為電網提供備用電源、支撐其他機組的黑啟動等。此外,由于項目所研究的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具有多能聯供和多能聯儲的特點,可應用于多能互補網絡,以能量樞紐的角色支撐清潔能源的綜合消納。
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在大規模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科學技術成果評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能源研究會發揮學會智庫資源豐富、在業內具有學術技術權威性的優勢,積極開展有關能源領域科技項目和優秀成果的技術評價工作,為廣大會員單位提供優質服務。
下一篇:儲能產業需瞄準四大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