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23次 | 2018年10月14日
加快布局氫能經濟 促進能源轉型升級
人民網海口10月11日電(張曉赫)如何讓能源利用更加清潔靈活,更好滿足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需求?作為當今能源技術革命的重點方向,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創新發展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今日,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中國氫能聯盟”)發布《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核心觀點,指出我國能源體系存在不安全、不平衡、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氫作為能源載體具有零碳、高效、可儲能、應用場景豐富、安全可控等優勢,廣泛應用將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升級。
我國具備氫能發展優勢交通領域是突破口
當前,全球氫能利用的產業化、商業化剛剛起步,市場空間廣闊,多個國家或經濟體已將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報告認為,中國發展氫能的優勢在于,我國是第一產氫大國,具有豐富的氫源基礎,但現有的氫產品沒有作為能源產品使用。未來,利用我國豐富的煤資源與可再生資源,通過可再生能源制氫和煤制氫CCS(碳捕捉和儲存)具有經濟可行性,完全可支撐我國中遠期氫能發展的愿景。其中,電解水制氫與煤制氫CCS是中遠期的主要制氫技術路線。
氫能產業鏈包括從制氫到氫的使用,具有產業鏈長、路徑多等特點。報告認為,交通領域是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初期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中國擁有較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發展機會巨大,也是氫能發展的重要優勢,并迎來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窗口機遇期。
報告預測,未來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至少將達到10%,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
應對挑戰加大鏈薄弱環節及關鍵技術投入
挑戰也同時存在。報告指出,我國氫能發展的政策、技術與裝備、標準法規等還不完善,應利用現有資源優勢,迅速布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加大產業鏈薄弱環節及關鍵技術投入,搶占戰略制高點。
針對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現狀與瓶頸,報告提出發揮中國氫能聯盟的平臺優勢,未來將實施六項行動計劃,助推氫能產業上升為國家能源戰略。
具體為:一是提出體制機制、財稅和產業政策建議,協助國家主管部門編制國家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協同發展路線圖與實施方案;二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聯合氫能產業鏈利益相關各方共同布局建設我國氫能基礎設施;三是推動國家級氫能源和燃料電池試驗示范區建設(省域規模),通過大規模的氫能應用,驗證氫能產業技術路線,探索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商業推廣模式;四是籌建國家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專注于制氫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儲運加注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燃料電池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策劃氫能與燃料電池國家重大專項,培養氫能領域高端科研人才;五是牽頭制定包括加氫站、車載儲氫瓶、氫能供應鏈、燃料電池在內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相關技術標準;六是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協會等社會組織、國際產業聯盟、國際政府主導的合作伙伴組織,強化國際合作。
下一篇:我國將統籌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