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916次 | 2018年10月08日
揭露石墨烯電池的真面目
高品質石墨烯粉體?
只有沒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備這些完美特性,而實際生產的石墨烯多為多層且存在缺陷。
石墨烯主要有如下幾種生產方法:
·機械剝離法。當年Geim研究組就是利用3M的膠帶手工制備出了石墨烯的,但是這種方法產率極低而且得到的石墨烯尺寸很小,該方法顯然并不具備工業化生產的可能性。
·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化學氣相沉積法主要用于制備石墨烯薄膜,高溫下甲烷等氣體在金屬襯底(Cu箔)表面催化裂解沉積然后形成石墨烯。CVD法的優點在于可以生長大面積、高質量、均勻性好的石墨烯薄膜,但缺點是成本高工藝復雜存在轉移的難題,而且生長出來的一般都是多晶。
·氧化-還原法。氧化-還原法是指將天然石墨與強酸和強氧化性物質反應生成氧化石墨(GO),經過超聲分散制備成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還原劑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團后得到石墨烯。氧化-還原法制備成本較低容易實現,成為生產石墨烯的最主流方法。但是該方法所產生的廢液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所制備的石墨烯一般都是多層石墨烯或者石墨微晶而非嚴格意義上的石墨烯,并且產品存在缺陷而導致石墨烯部分電學和力學性能損失。
·溶劑剝離法。溶劑剝離法的原理是將少量的石墨分散于溶劑中形成低濃度的分散液,利用超聲波的作用破壞石墨層間的范德華力,溶劑插入石墨層間,進行層層剝離而制備出石墨烯。此方法不會像氧化-還原法那樣破壞石墨烯的結構,可以制備高質量的石墨烯。缺點是成本較高并且產率很低,工業化生產比較困難。
此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還有溶劑熱法、高溫還原、光照還原、外延晶體生長法、微波法、電弧法、電化學法等,這些方法都不及上述四種方法普遍。
目前市場上好多廠家生產的石墨烯,石墨片層數目不等,表面存在大量的缺陷和官能團,無論是導電性、導熱性還是機械性都跟獲得諾貝爾獎的石墨烯是兩回事。另外有些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添加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有些表面活性劑對粉體導電性影響很大,目前好多“石墨烯”居然連上游原料---石墨的電導率都不如!另外,粉體中含有的大量表面活性劑使得下游應用廠商在使用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這些助劑的影響。
我們經常說十層以下就是石墨烯,但是對于石墨烯粉體生產商來說,應該在報告中體現出十層以下占比。如果石墨烯粉體的制造商都無法制造出高品質石墨烯,何談應用突破?石墨烯標準的盡快確立才能使這個行業向著良性方向發展。
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石墨烯的生產會越來越好。
該項目自2007年起深入系統地開展了化學氣相沉積(CVD)法和化學氧化剝離法制備高質量石墨烯材料及其在儲能、光電和復合材料領域應用的基礎研究,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提出了以多孔金屬為生長基體的模板導向CVD方法,制備出高導電、柔性的石墨烯三維網絡結構材料,并研制出基于該材料的高性能彈性導體和輕質高效的柔性電磁屏蔽材料,拓展了石墨烯的物性和應用。揭示了石墨烯邊界依賴的生長動力學,率先制備出毫米級高質量單晶石墨烯,發明了普適的電化學氣體鼓泡無損轉移方法,為石墨烯在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結合石墨烯和高容量金屬氧化物的結構性能特點,提出將兩者復合的思路,制備出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用高性能石墨烯錨固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復合電極材料,發現并闡明了兩者之間的協同儲能效應。提出了氫電弧快速加熱膨脹解理與還原方法和高效、無損的氫碘酸還原方法,顯著提高了還原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導電性,為石墨烯的規模制備和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該項目發表在NatureMaterials等的8篇代表性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得到了石墨烯發現者AKGeim教授等的高度評價和廣泛引用,截至2017年2月共被SCI他引4464次,2篇SCI他引超過1100次,1篇入選“2006-2016年我國高被引論文中被引次數最高的10篇論文”,極大推動了石墨烯材料的制備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發展。
展望:
從科研創新的角度來說,它是一個一個臺階的長期征途,是一個艱難的馬拉松長跑。就石墨烯產業而言才剛剛起步,要把石墨烯獨特的使用性能展現出來,還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還有大量的要做,沒有實實在在的科技創新、艱難探索和持久攻關,中國的石墨烯產業不可能快速達到我們期望的那種繁榮。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能一蹴而就,石墨烯問世僅僅10多年,尚處于正在發育的“少年時代”,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之路還很漫長,需要各方面腳踏實地、不忘初心、不懈努力。作為石墨烯生產商,應該尋求技術突破,生產出靠譜的石墨烯粉體。作為下游應用,應當立足上游制造商,真正的把石墨烯的作用在產品中體現出來。
上一篇:什么是圓柱電池
下一篇:如何正確使用電動車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