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65次 | 2023年02月28日
電池回收之后怎么處理
干電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廣泛的商品之一,從照相機、錄音機、計算器和電子鬧鐘到尋呼機、電子辭典和掌上電腦,都離不開干電池.我國是干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一年的產量達150億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費量為70億只,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消費5只干電池,所以將產生極大數量的廢電池.
廢電池雖小,為害卻甚大.但是,由于廢電池污染不像垃圾、空氣和水污染那樣可以憑感官感覺得到,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我國已成為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廢電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就體積和重量而言,廢電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處卻非常大,電池中含有汞、鎘、鉛等重金屬物質.汞具有強烈的毒性,鉛能造成神經紊亂、腎炎等;鎘主要造成腎損傷以及骨疾-骨質疏松、軟骨癥及骨折.若把廢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滲出的重金屬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堿性干電池中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于生產干電池的汞就達幾十噸之多.汞就是我們俗稱的"水銀".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學家發現,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世界的公害病--水俁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部的一個沿海小鎮--水俁鎮,當地居民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患者開始口齒不清,步態不穩,四肢麻痹,最后全身痙攣,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后來染上這種疾患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連貓和海鳥都出現了同樣的癥狀.后來,醫務工作者從死者的尸體和海魚體內發現了有毒的甲基汞,證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魚而中毒的.經過調查,原來是當地的日本氮肥工業公司常年向水俁灣排放含汞廢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當地捕撈的海產品中都含有高濃度的甲基汞.
為了恢復水俁灣的生態環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時間,投入了485億日元,把水俁灣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時,在水俁灣入口處設立了隔離網,將海灣內被污染的魚統統捕獲進行填埋.曾親眼目睹過水俁病爆發的日本水俁市市長吉井正澄感慨地說:"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我們終于從水俁病的陰影中走出來了,正在建設一個新的水俁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俁病的教訓,擺脫愚昧的生產方式,推行文明的生產方式."
下一篇:為什么手機電池會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