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6次 | 2023年08月22日
大眾推出標準電芯,讓電池成本最高降低50%!
電車匯消息:“推出標準電芯,讓電池成本最高降低50%。”雖然昨晚大眾集團電池日活動上講了很多內容,但最核心的就是降低電池成本,并且把降成本拆解為電芯設計降15%,制造過程降10%,正負極材料降20%,電池系統降5%。根據行業專家預估,現階段大眾集團電芯成本約為100美元/kWh,假如按照降低50%來看,大眾集團將要推出的標準電芯成本將降至50美元/kWh。
總體來看,大眾集團的電池日活動可以分為電池和充電兩大部分。
標準電芯(Unifiedcell)2023年開始應用,到2030年,標準電芯將涵蓋大眾集團旗下80%車型,而獨立設計的電芯則只占20%。現在使用不同電芯設計的車型,都將逐漸統一使用標準電芯。
電芯分為三類,在入門級車型中使用的標準電芯,成本降低50%;主流級車型成本降低30%;定制電芯成本可能會有上漲,但性能超高。重要電池類型為磷酸鐵鋰、高錳三元鋰、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以及量產時間待定的固態電池。
未來大眾的定制電芯也定下了幾個目標,能量密度+40%,重量-30%,功率密度+50%,可工作溫度+35%,內阻-25%,動能回收性能+4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比較幾種不同材料的電池,大眾集團認為,磷酸鐵鋰的優勢是技術成熟度及成本低,劣勢在于續航能力,因此是入門車型的最佳選擇;高錳三元鋰離子電池由于鎳含量低且不含鈷,成本方面亦有一定優勢,同時,續航能力相關于磷酸鐵鋰有提升,因此,能滿足大多數主流車型的需求。
雖然目前石墨負極、鎳鈷錳正極的電池是主流,但大眾集團認為硅基負極以及固態電池依然是發展的方向,因為充電時間和續航里程依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而這兩點目前的技術水平顯然還沒有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充電水平是60分鐘充滿,35分鐘充80%;下一步是50分鐘充滿,20分鐘充至80%;而固態電池可以做到20分鐘充滿,12分鐘充電80%,這將使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在電池工業全鏈條上,大眾認為礦業和化學材質領域占據了電芯成本優化目標的80%,而制造環節可以降低另外20%,從原材料、提煉、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車輛、回收的產業鏈上,大眾希望能做到垂直整合并達到買賣雙方的平衡。
最終降低的50%電池成本中,電芯設計降15%,制造過程降10%,正負極材料降20%,電池系統降5%。
大眾集團表示,到2030年,將攜手合作伙伴在歐洲建立6座電池廠,以確保電池供應。
據悉,6座電池廠中的首座將是與Northvolt合作的電池廠,該廠位于瑞典謝萊夫特奧,將用于生產高端電池。這一生產計劃將于2023年開始,并將年產量逐步擴大至40GWh,這些產量將會重要用于該集團旗下豪華車型。
此外,大眾位于薩爾茨吉特的電池廠將從2025年開始生產標準電芯,并在工藝、設計和化學成分方面開展研發創新。該廠年產量也將達到40GWh。對這一生產計劃的再次聚焦將提升集團規模經濟,同時降低生產工藝復雜性。可再生能源將作為兩家首批建成的超級廠的電能來源。目前,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考慮其余4座廠的潛在選址及合作伙伴事宜。
大眾集團的解決方法是和一汽、江淮和星星充電打造的CAMS開邁斯充電站。大眾將開邁斯充電站含義為零焦慮優秀充電解決方法。開邁斯2021年的目標,是在8個城市建立超過500個充電站,超過6000個充電樁。
到2025年,大眾希望在我國建立超過17000個充電樁,全部是120kW起步,包括180kW,甚至300kW功率的超級快充樁,覆蓋我國大部分城市。
關于我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我國)CEO馮思翰博士也給出了一串野心勃勃的數字:2025年大眾旗下各品牌將有15款基于MEB平臺的車型實現本土化生產,屆時,大眾電動化車型將占集團在華車型的35%,新能源汽車的年交付總量將達到150萬;到2030年,大眾在我國的純電動汽車保有量要達到12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