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5次 | 2022年09月17日
入局48V電池市場背后中航鋰電的乘用車"棋局"
上個月,成飛集成與領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成立合資公司一事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該合資公司致力于研發和生產48V電池系統,大陸集團負責供應電池管理系統基礎軟件和硬件,成飛集成子公司中航鋰電負責供應電芯。
中航鋰電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先公司,已經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占據重要席位,此次進入48V電池市場,為開拓混動乘用車市場布下關鍵一子,展示出較強的技術實力及靈活的市場策略。
不過,中航鋰電的野心遠不止如此。
中航鋰電總經理王棟梁向高工鋰電透露,乘用車市場是公司重要培育的市場,目前已經與長安、吉利等多家國內重點車企形成實質合作,合作研發了多款電池系統,大部分在研產品量產時間在2019年。
“2018年公司將確保A00級、A0級和A級三類多款產品量產,鞏固雙方可合作的產品車型及合作模式,加深在乘用車領域主流車企的市場地位。同時與國際一些知名車企也開展合作,目標在2020年為客戶供應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王棟梁補充說道。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商用車方面,公司將鎖定行業龍頭公司、重點客戶和終端市場,深耕客車應用終端公司,主動開拓專用車領域市場應用。同時創新營銷模式,以配合國內商用車終端市場開發。
具體而言,在商業公司、運輸商戶為主的終端市場中,物流服務公司、貨車司機在使用過程中面對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健全、車輛維護保養、工況性能穩定、生命周期殘值損失等焦慮場景問題,市場要創新的商業模式是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促進客戶使用電動汽車、增大市場份額,實現公司戰略規劃目標。
面對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提質降本是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接下來要重點攻克的核心課題,中航鋰電也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
技術創新方面,中航鋰電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肖亞洲表示,公司按照“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工作要求齊頭并進。今年將深化技術創新,做到產品圍繞市場、研發圍繞產品,實現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肖亞洲看來,現有鋰離子電池路線已經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產業鏈趨向成熟,技術進步非常快,成本快速下降,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效率、環境適應性及使用壽命上有很強的競爭力,預計在未來10年內鋰離子電池路線都是市場的首選。
不過,電池公司也不能忽視燃料動力鋰電池、鉛碳電池、鈉硫電池、液流電池、石墨烯電池等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方法,市場上也有其適用的空間與需求。中航鋰電在不斷夯實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同時,在下一代電池技術儲備方面也走在同行前列。
“公司始終非常重視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肖亞洲說,目前已啟動了包括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預研、鋰硫電池預研、石墨烯電池、固態電池技術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
與此同時,中航鋰電新成立了技術研究院,對前沿技術研究進行了布局,堅持做到定型產品持續優化,研制產品持續領先,技術研究把握方向。
降低成本方面,按照2018年的補貼新政要求,預計傳導至電池環節的價格至少下降10%。中航鋰電將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電源產品(含電芯)設計BOM成本不高于主流公司平均水平,電源產品(含電芯)材料采購成本持續下降;生產單位、非生產單位能源消耗降低5-10%;加大現場質量管控力度,從加強生產現場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的入手,持續提升現場質量管理水平,防止批次性質量問題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當前鋰鈷供應相對緊缺、價格不斷上漲的行業形勢,中航鋰電在材料供應鏈上將采取加強合資合作、研發合作的方式保障材料的成本和優質供給,至于礦資源方面有合適機會也會作這方面的布局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