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034次 | 2018年08月17日
七家上市鈷企業績大比拼
鈷產品公司在2017年迎來了業績大爆發。
受下游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激增和上游資源端供應緊缺影響,供需失衡導致鈷市場價格暴漲,鈷產品銷量大增助推鈷企業2017年業績翻倍增長。
截至目前,包括華友鈷業(603799)、寒銳鈷業(300618)、洛陽鉬業(603993)、鵬欣資源(600490)、金川國際(02362)、格林美(002340)等鈷類上市公司都紛紛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上述公司都出現了凈利潤增長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飛躍式發展。
而業績增長的共同原因幾乎都是受鋰離子電池材料對鈷產品需求增長等因素的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公司鈷產品量價齊升。
資料顯示,國內鈷價自2017年開始瘋狂上漲,年內漲幅超過100%,刷新了2011年9月以來的價格新高。
2018年春節過后鈷價再次上漲,金屬鈷3月初市場均價已經超過62萬元/噸,兩個月累計上漲近20%并仍保持上漲趨勢。與國內市場相比,國際鈷價市場更為瘋狂,國際MB鈷價從2017年年初的14.7美元/磅已飆至2018年3月的40美元/磅附近,漲幅超過170%。
鈷價持續上漲使得其在二級市場中的資金關注度明顯提升,以華友鈷業、寒銳鈷業、洛陽鉬業、鵬欣資源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股價漲聲不斷,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入局投向上游鈷資源領域。
事實上,鈷價一路看漲且供應緊缺已經引起了下游動力電池企業和應用端的焦慮,為保障鈷原料供應穩定和提前鎖定價格,動力電池企業和正極材料企業紛紛涌向海外鈷礦布局上游鈷資源。其中,蘋果、三星、大眾、寶馬、特斯拉等都傳出消息與鈷供應商談判鈷材料直接采購。
事實上,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家企業布局海外鈷礦資源,除了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等少數幾家鈷產業上市公司之外,跨界轉型而來的上市公司成為了這支布局海外搶鈷隊伍的主力軍。上述企業的目的都是想將鈷礦資源掌握在企業手中。
客觀來看,在三元動力電池市場占比快速提升,補貼金額與高能量密度掛鉤等作用之下,三元材料需求強勁帶動鈷材料需求增長。鈷價持續上漲且供應緊缺,這讓大批三元材料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時刻面臨原料供應不穩定,采購成本居高不下的壓力,這就給鈷類企業擴充產能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目前,包括華友鈷業、寒銳鈷業、洛陽鉬業、鵬欣資源等鈷類企業都在擴充鈷產能,而擁有礦山資源成為上述企業擴充產能的一大優勢,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產品盈利能力。而沒有礦山資源的公司則只能向國際鈷礦供應商采購原料,始終受制于人。
對此,高工鋰電梳理了多家鈷類上市的2017年年報,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各企業的競爭優勢,且看下文:
華友鈷業:2017年凈利潤暴增超22倍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華友鈷業2017年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17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5-19億,同比增長2283%—2644%。
華友鈷業稱,本期公司業績預增主要原因為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報告期內,受鋰離子電池(包括3C鋰電池及動力鋰電池)材料對鈷產品需求增長等因素的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報告期內,華友鈷業持續加碼鈷產業布局,并在2018年進一步往上下游產業鏈延伸。
2017年8月,華友鈷業向剛果(金)子公司MIKAS公司增資65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8億元),用于建設年產4000t粗制氫氧化鈷、10000t電積銅項目。12月,華友鈷業作價1000萬澳元(約5006萬元)認購NZC14.76%的股權;同月通過全資子公司華友國際擬以66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8億元)收購LuckyResources51%股權;2018年1月,華友鈷業發布公告,公司與韓國株式會社POSCO合資兩家子公司,主要從事鋰電前驅體相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3月,公司發布公告計劃投資63.7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
目前,華友鈷業已經實現了從“礦山-鈷、鋰產品加工-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鋰電池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布局,通過掌握上游豐富鈷資源、原材料供應渠道多樣化、產品結構多元化等措施,為其產品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公司鈷產業龍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寒銳鈷業:上市一年股價暴漲20倍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75.04%
寒銳鈷業發布2017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8億元,同比增長97.1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49億元,同比增長575.04%。
寒銳鈷業表示,報告期內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旺盛,特別是三元鋰電池市場需求量加大,市場對鈷的需求大幅提升。隨著國際市場鈷價格持續走高,公司鈷產品銷售也量價齊升,成為公司盈利的主要動力。
年報顯示,寒銳鈷業2017年鈷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0.42%,鈷精礦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3.64%,氫氧化鈷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2.32%,整體超額完成2017年度經營目標。其中,鈷產品生產5921.36噸、銷售3959噸、庫存1776.49噸,實現營收12.67億元,占營收比重的86.47%,同比增長107.38%,產品毛利率高達51.32%。
洛陽鉬業:鈷資源擁有量僅次于嘉能可2017年凈利潤達29億元
洛陽鉬業2017年業績預告稱,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7-29億元,同比增加170.33%至190.37%;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21.5億元到24.5億元,同比增長236.87%-269.92%。
2016年5月,洛陽鉬業發布公告稱,擬斥資26.5億美元收購自由港集團持有剛果(金)的Tenke銅鈷礦56%股權,2017年再獲Tenke另24%股權獨家購買權。TFM是剛果(金)第二大銅鈷礦及電解銅和氫氧化鈷生產商。數據顯示,該項目擁有銅資源量2429萬噸,鈷資源量222萬噸,規模僅次于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該并購項目已經于2016年11月17日完成交割,洛陽鉬業一躍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銅生產商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鈷供應商。
2017上半年,按100%權益計算Tenke銅鈷礦實現銅金屬產量109186噸,C1現金成本0.28美元/磅;實現鈷金屬產量7364噸。(100%權益計算)
鵬欣資源:2017年凈利潤猛增485%鈷材料產能加速釋放
鵬欣資源發布2017年年報稱,公司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60.56億元,同比增長136.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484.99%。
鵬欣資源持有剛果(金)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最好的銅企業之一希圖魯銅礦(SMCO)72.5%股權,該礦擁有鈷金屬儲量360萬噸,擁有大量地表露頭及淺埋品位高達2%-9%的氧化銅鈷礦石。
2017年2月,鵬欣資源全資孫公司鵬欣國際擬以8142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CleanTeQ16.19%的股權,從而獲得澳大利亞Syerston鎳鈷礦的股權。2018年2月,鵬欣資源子公司與文森特礦業簽署對應銅金屬量不少于5500噸/年;對應鈷金屬量不少于1500噸/年的銅鈷精礦的產品包銷協議,協議期限為15年。
為加快實現資源轉化,鵬欣資源投資17億元啟動了2萬噸/年陰極銅和7000噸/年氫氧化鈷生產線項目建設。目前,年產3000噸的氫氧化鈷生產線一期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可向市場提供鈷產品,二期4000噸/年的氫氧化鈷生產線項目將繼續推進。
格林美:深耕廢舊電池回收與嘉能可簽訂超5萬噸鈷產品采購協議
格林美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2017年實現營收105.2億元,同比增長34.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3億元,同比增長128.56%。
格林美表示,2017年公司業績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源于公司電池材料板塊、鈷鎳鎢板塊銷售規模增長,主要產品價格上漲、同時電池材料板塊產能釋放,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格林美一直以來堅持“電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電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車服務”的鋰電產業鏈閉環構建。截止至2017年底,格林美在三元前驅體方面已建成包括約30000噸NCM前驅體和約3500噸NCA前驅體在內的產能,是國內最大規模的三元前驅體制造企業之一。另外公司還具備四氧化三鈷產能超過10000噸,正極材料產能12000噸左右。
2017年,格林美三元材料前驅體和三元正極材料產品供不應求,2018年產能擴充勢在必行。
3月14日,格林美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近日與嘉能可簽訂了戰略采購協議。格林美及其全資子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別向嘉能可采購粗制氫氧化鈷13800噸、18000噸、21000噸。
格林美表示,公司對鈷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格林美的鈷資源回收體系不能滿足戰略需要。此次與嘉能可簽訂動力電池用鈷原料戰略采購協議,作為格林美鈷資源回收體系的重要補充,將有效保障公司鈷資源的戰略需求,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三元電池原料制造領域的供應保障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盛屯礦業:鈷材料業務發展迅猛2017年凈利潤增長223.67%
盛屯礦業發布2017年年報稱,公司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206.68億元,同比增長62.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223.67%。
盛屯礦業表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主營業務迅速發展,尤其是鈷材料業務發展迅猛。
報告期內,盛屯礦業2017年鈷材料業務實現營收23.64億元,同比增長908.39%;毛利率達30.83%,同比增加23.27%,實現毛利7.23億元,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2017年12月,盛屯礦業發布公告擬以全資子公司盛屯尚輝以現金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794萬)認購聯合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CMI)25%的股權。目前CMI正在進行贊比亞Kitwe銅鈷礦項目的開采工作,項目總投資約2.1億美元,達產后項目預計年產25000噸銅,2200噸鈷。
道氏技術:鈷業務成業績增長亮點
道氏技術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16.99億元,同比增長111.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52.91%。
道氏技術表示,2017年公司營收凈利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原因為通過增資控股獲得鈷產品供應商廣東佳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佳納能源)51%的股權,并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2018年月,道氏技術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佳納資源剩余49%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將將持有后者100%的股權。
2017年12月,道氏技術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擬以3.5億元購買CHERBIMGROUPLIMITED100%股權,從而獲得MJM公司的100%股權。MJM公司位于非洲剛果(金),主要從事金屬鈷、電解銅和其他鈷礦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將成為佳納能源的重要資源渠道保障。
2017年寒銳鈷業鈷產品及產能分別為1500噸鈷粉、4000噸鈷精礦、2000噸氫氧化鈷。新增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具備1萬噸/年氫氧化鈷、3萬噸/年銅、4500噸/年鈷粉的生產能力。
上一篇:持續提升NMP性能
下一篇:華友鈷業加碼鋰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