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29次 | 2022年08月16日
歐洲公司欲收復失地 加速建電池廠對抗中日
英媒稱,計劃生產鋰離子電池的瑞典初創公司Northvolt4月27日宣布,它將在瑞典城市韋斯特羅斯斥資1億歐元建造一個示范生產線和研究設施。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彼得·卡爾松說,這個設施是“我們漫長旅程的第一步”:建設一個鋰離子電池產能達32千兆瓦時的工廠,與在電池競賽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亞洲巨頭分庭抗禮。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30日報道,Northvolt是歐洲電池聯盟的80個利益相關方之一。該聯盟是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去年倡議成立的,旨在加快歐盟電池生產。
官員們認為,電池技術是歐洲的一項戰略需求。歐洲尚未像美國那樣成功打造出一批數字技術巨頭,它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方面的早期領先地位已被中國企業超越。
報道稱,若歐洲最重要的行業之一想要走出大眾“柴油門”丑聞的陰影并保住該地區在工業基礎方面的核心地位,發展汽車電池技術就特別重要。
謝夫喬維奇表示:“如果說內燃車的引擎是汽車最寶貴的部件,那么將來則是電池和軟件。”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交通運輸電氣化是歐盟履行巴黎氣候協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空氣質量堪憂的歐洲城市正考慮禁止傳統內燃機車輛。
電池還需要被用來儲存能源,因為發電行業正迅速拋棄礦物燃料而更多地依賴間歇性可再生能源。
據高盛公司稱,到2030年底,全球對汽車電池的需求估計將從不到100億美元上升到600億美元。基準礦業情報公司是一家監測鋰離子電池市場的研究機構。該公司負責人西蒙·穆爾斯表示,日本松下電器產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而新增的電池廠有一半以上由中國建造。高盛公司預計亞洲企業將繼續主導這個市場。
報道稱,歐洲企業正設法收復失地。歐盟的倡議包括了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德國巴斯夫和比利時化工集團蘇威,歐洲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雷諾以及德國企業集團西門子。除了Northvolt以外,德國財團TerraE和法國電池制造商薩夫特也都計劃在歐洲建造電池廠。
謝夫喬維奇說,歐洲電池聯盟“帶來了許多有前途的商業項目,Northvolt只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人們對2025年的市場預測在逐步成為現實,我認為投資者們應當知道,歐洲的電池項目值得投資。”
報道稱,亞洲的競爭對手也在歐洲建廠。韓國的LG化學公司正在波蘭建造一座大型鋰離子電池廠。三星SDI公司和SK創新公司正在匈牙利進行投資。
卡爾松曾是特斯拉汽車公司的高管。他說,歐盟的倡議幫助人們明白歐洲大陸需要“一個電池生態系統”。他表示,歐洲投資銀行和歐盟委員會是“為我們確保第一階段(融資)的關鍵部分”。Northvolt還需要追加15億歐元投資才能開始按規劃在瑞典的另一個地方建造工廠。
報道稱,4月27日,該公司宣布與尼馬斯卡鋰業公司合作以保障其工廠獲得電池級氫氧化鋰。確保鈷和鋰的供應是電池制造商當前的一個重要關注點,但從長遠來看,價格上漲可能會促使投資轉向新礦。
謝夫喬維奇對Northvolt的計劃表示歡迎,他承認,要實現歐洲宏偉的工業和氣候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表示,但愿歐洲(從現在起)每個季度或每半年都會有這樣的好消息,因為人們需要歐洲有10到20家“千兆工廠”(特斯拉建造的電池廠,計劃年產能達35千兆瓦時)。
下一篇:乘用車領域還是三元鋰離子電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