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1次 | 2022年08月24日
氫燃料動力電池真的來了!鋰電之風能吹多長時間?
"雖然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但加氫站的投入使用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標桿性意義,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業內人士表示。
九月七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我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召開。據悉,丹灶很快將運營燃料動力鋰電池公交車,位于該鎮的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也將正式投入使用。
同時,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再一次將氫能產業推向風口。而在資本市場,不少嗅覺靈敏的上市公司已搶先一步跨進燃料動力鋰電池"商業圈"。
氫燃料汽車或成下一個風口
盡管當下鋰電池十分火爆,但不少新能源汽車產業界人士認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才是真正環保的新能源材料。天能集團技術中心總監侯國友認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已經具備可行性,未來假如鋰電池不能解決退役電池的回收問題、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那么未來三到五年,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會和鋰電池一爭高下,很可能取代鋰電池。"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洵對記者表示:"燃料動力鋰電池重要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和鋰電池補貼退坡機制相比,政府對燃料動力鋰電池的補貼支持沒有改變。二是技術產業基礎不錯,且新能源汽車被長期看好。三是燃料動力鋰電池續航里程是鋰電池的2倍,在廣大北方地區低溫適應性好,全生命周期回收也不錯。鋰電池充電時間長,燃料動力鋰電池快捷方便。"
放眼國外市場,其實早在2015年豐田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轎車就率先上市,本田也在同一時間推出過氫能源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直到進入今年,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市場再一次回歸大眾視野,如豐田、本田和日產宣布達成協議,和能源公司聯手推動日本加氫站的建設。通用、本田宣布合資的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制造公司進入實質運作階段。
海外車企巨頭再次卷起袖口,國內公司也沒閑置。如今年上半年,雄韜股份參股公司氫璞創能和國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燃料動力鋰電池電堆購銷協議,約定由氫璞創能向國達氫出具授權書,由國達氫在我國區域內銷售氫璞創能的燃料動力鋰電池電堆產品。
據悉,雄韜股份目前已經完成燃料動力鋰電池UPS在印度通信基站的安裝和調試;同時已經完成燃料動力鋰電池混動力樣車的設計和總裝,現處于樣車的技術方法驗證、定型測試和可靠性試驗階段。此外,在廢鋁制氫方面,已經完成立項工作,現處于鋁制氫和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的技術對接及調試測試階段。
歐陽洵表示,由于目前成本相對較高、基礎配套設施不到位、研發周期較長等原因,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化時機未到。目前燃料動力鋰電池重要用在公交物流車班車等領域,轎車隨后也會跟上,預計到2019年數量會翻一番,超過1萬輛。
技術壁壘亟待突破
侯國友對記者表示:"現階段燃料動力鋰電池所面對的重要挑戰是成本、壽命和性能。氫燃料的重要成本包括貴金屬催化劑、氫質子膜、雙電機板等,由于批量化生產不多,所以導致氫燃料的成本要比鋰電池貴。其次,燃料動力鋰電池的壽命離真正使用還有一定距離。"
另一方面,侯國友也補充道:"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功率性不強,也就是瞬間啟動的能力不強,從氫燃料啟動到電能的轉換大概要10秒的延時,這是燃料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外車企通過將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作為主驅動能源,在此基礎上加少量鋰電,在瞬間啟動時使用,再轉換至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來解決。"
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的理論壽命也只停留在8000-10000小時(若按每天工作4小時計算,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的使用時間約為5-6年)。而三元鋰電池壽命理論上能達到4000個周期(相當于8-10年)。
此外,氫燃料汽車的發展面對的最重要問題是沒有公共服務站。業內人士提出,加氫站的背后,是一整套氫能源生產和運輸網絡作為支撐,氫氣本身的安全問題、加注氫燃料時的安全及操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都要解決好。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分析指出,氫氣作為新興能源其實安全應用已經十分成熟。現有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輛安全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氫氣泄漏問題,并降低汽車劇烈碰撞等各種場合下發生氫氣爆炸的可能。和燃油車和鋰電池車相比,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安全系數完全不低。
因而,從《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到《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再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國家對發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提出了具體的規劃要求,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
另外,佛山市南海區近日出臺了《佛山市南海區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提出加快包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共有6款燃料動力鋰電池車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而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則為5款。據了解,目前還有10多家公司在申請入選推廣推薦車型目錄資質。
為進一步加快實行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及新能源汽車運營平臺業務,大洋電機今年七月份通告,公司擬和聊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指定投資公司、中通客車合資設立子公司,開展"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及氫燃料動力總成系統"、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相關技術研發等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6億元,建成后總產值達100億元。
作為專注于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發動機研發及產業化的公司,新三板公司億華通透露,當前,公司和福田歐輝聯合開發的新一代燃料動力鋰電池團體客車,加氫10分鐘即可續航500公里。該款客車在2016年成功斬獲全球首例百輛訂單,實現批量化生產,并且首批30輛即將交付客戶,用于北京市地區運營。
此外,今年上半年,億華通子公司和中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簽訂了《商務合同》。根據該合同,中植新能源將向億華通動力采購300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動力系統產品。該項目將于2017年完成第一階段,于2018年內完成全部采購產品交付。
德威新材也于今年五月份公布通告稱,公司子公司和上海汽車城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合作建設一條燃料動力鋰電池客車"太倉-上海虹橋樞紐-安亭"的示范路線。德威新材今年初成功入股美國混合動力有限公司并控股其旗下子公司美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有限公司,取得了完整的從質子交換膜到動力總成的整個技術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