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01次 | 2023年10月26日
鈷價瘋狂背后的新能源傳導鏈:當升科技15億搶閘擴產
我國儲能網訊:鈷價瘋漲背后的傳導邏輯在于,動力鋰電池要正極材料,而正極材料中料NCA、NCM因更高的能量密度等優勢是未來的必然方向,而這都會用到鈷這種金屬,因此,其傳導邏輯非常清晰。
近期,鈷價瘋狂的表現把市場焦點重新拉回到新能源汽車鏈條中。其中,三元動力鋰電池消費量的快速提升使電池已成為精煉鈷最重要的終端需求。此前,由于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鋰電池爆發式上升,終端消費中電池占鈷產品消費量比重由五年前的30%不到迅速提升至2016年的57.7%。
三月二日,作為動力鋰電池的鋰電正極材料供應商,停牌多日的當升科技(3000733.SZ)亦公布了"搶閘"擴產的消息。當天,公司公布非公開發行預案稱,擬發行不超過3661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元,用于江蘇當升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三期工程建設、新增鋰電材料技術研究中心研發投入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當前,市場需求很旺盛,但公司產量遠遠跟不上。重要是乘用車用高鎳多元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具有較高的壁壘,目前全球僅少數幾家正極材料公司能夠批量生產和供貨。"三月二日,當升科技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該人士也坦言,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確給公司造成了一定壓力,但公司正極材料定價一般會根據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而進行相應調整。"總體來講,公司原材料商供應商比較多,而且大多簽的是長單,影響還是可控的。"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就在三月一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印發《促進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法》(下稱《行動方法》),同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2批)》(下稱《第2批目錄》)正式公布。
對此,滬上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家持續不斷出臺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新能源車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總體上來看,未來新能源車產業鏈的門檻會逐步提高,行業里面的優質公司也會從中受益。
二級市場上,當升科技復牌后,公司股價早盤高開高走,盤中最高時摸高至56.00元,后沖高回落。截至終盤,公司股票報收53.54元,全天仍大漲5.00%。
鈷價瘋漲后的產業鏈條
當天盤后,前海乾元資始總經理李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鈷價瘋漲背后的傳導邏輯在于,動力鋰電池要正極材料,而正極材料中料NCA、NCM因更高的能量密度等優勢是未來的必然方向,而這都會用到鈷這種金屬,因此,其傳導邏輯非常清晰。"
據我國化學(8.260,0.00,0.00%)和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正極材料鈷酸鋰價格亦跟隨大幅上漲。截至上周,國內鈷酸鋰市場報價繼續大幅上調,主流價在390000-39500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50000元/噸左右,短短一周之內,漲幅高達14.70%。其中,電解鈷主流價格在370000-380000元/噸,較前一周大漲26000元/噸左右,漲幅亦達7.56%。
"據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鋰電池市場漲價意圖也很明顯。上周2000mAh圓柱(純三元)產品雖然維持在5.2-5.3元/顆,但由于三元材料和鈷酸鋰價格飛漲,目前單顆電芯的成本已上升0.2元/安時,只是由于廠商仍在使用庫存原材料,所以暫時未調價。"廣州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透露。
前述滬上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認為,短時間鈷價的大幅上漲,對下游三元正極材料的成本有一定的壓力,但只是短時間的擾動。
"從長期看,一方面鈷價會逐步回歸合理水平,另一方面電池材料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隨著技術進步,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逐步降低成本,從而促進新能源車的發展。"該基金經理如是說。
有關當升科技定增15億元加碼鋰電池項目,李寶認為,當升科技此次定增的核心看點是其高鎳三元材料,隨著下游需求的爆發,公司產量的釋放,加之電極材料尤其是鈷酸鋰受益于鈷漲價從而釋放利潤彈性,作為三元材料龍頭的當升科技業績持續高速上升值得期待。
"公司將加快江蘇當升二期工程第二階段的建設進程,同時根據市場情況積極規劃后續產量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啟動下一代高鎳多元材料的中試工作,相關事項如有進展,公司將及時進行披露。"對此,前述當升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
補貼新政引爆三元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以來,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都影響和改變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格局和公司的生存狀態,分別包括暫停多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推薦目錄、騙補及違規謀補事件調查及處理、補貼政策退坡、新能源推廣目錄重審、出臺《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
今年以來,《行動方法》亦相繼出爐。《行動方法》再次提及2020年動力鋰電池單體比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目標。業內人士認為,要達到該目標,正極材料高鎳化搭配硅基負極或成最終方法。可見,新能源汽車正朝高續航里程、輕量化的方向發展,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增速有望超越行業增速。
對此,前述滬上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稱,國家不斷提高公司和產品的技術門檻,促使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鋰電池行業提質增效,加速行業優勝劣汰,規范行業健康發展,這對重視研發投入的公司是非常有利的。
一方面,《行動方法》規范行業發展,嚴防產量過剩,培育龍頭公司,提高行業集中度。比如到2020年,電池行業總產量超過100GWH,其中龍頭公司產銷規模超過40GWH,龍頭公司規模效應明顯。另一方面,《行動方法》加強政策扶持,完善產業環境,推動新能源車產業鏈發展,并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寶亦表示,《行動方法》將引導電池公司加快對動力鋰電池的技術升級,但是由于目前主流的磷酸鐵鋰電池難以達到260wh/kg的能量密度,從國外的相關相關經驗來看,三元材料具有更優異的綜合性能,因此動力鋰電池向三元鋰技術發展的路線更加確定。
此外,平安證券分析師朱棟認為,市場預計TSLA搭配"NCA+硅基負極"電芯的國民車Model3將在七月量產,行業龍頭成功示范將引領國內正極材料迭代速度加快,高鎳正極材料需求有望提前爆發。
李寶稱,根據《第2批目錄》,本次目錄共有201款新能源車上榜,表明補貼政策正在有序推進,2000多款車型中越來越多的車型進入目錄,整個行業上升會持續體現出來。
從受益鏈條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長,市場空間大,大概分為電池、電機電控、整車等三大部分。"我們認為,最受益的要數電池行業,尤其是上游,如有鋰礦的公司,能生產碳酸鋰、六氟磷酸鋰、氫氧化鋰,以及生產三元材料的公司最為受益。"李寶預計。
前述滬上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重點關注新能源產業鏈條中,某些細分環節競爭力突出的公司、市場份額較高的龍頭公司以及技術進步較快的先進公司,具體包括上游的資源類公司、中游優秀的制造公司以及下游新能源車制造運營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