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93次 | 2023年07月20日
清華大學和創為新能源合作發力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
五月十一日消息,近日,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室、歐陽明高教授項目組和創為新能源達成合作研發意向。
清華大學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室長期致力于鋰電池及先進材料和新型化學電源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擔和完成多項國家項目,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973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等。實驗室在鋰電池氧化物正極材料、含硫聚合物正極材料、合金負極材料、凝膠電解質、高比能量鋰硫電池、磷酸鐵鋰動力鋰電池、鈦酸鋰動力鋰電池及高安全性動力鋰電池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煙臺創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創為新能源"),在電池安全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動力鋰電池熱失控技術的研究,依靠專有技術——動力鋰電池熱失控模型,研發了具有智慧內核的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器。公司堅持以創新、安全、通用、可靠為產品理念,不斷升級、迭代,形成了"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生產一代"產品體系。另外,創為新能源設有產品工程院和技術研究院,緊跟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和一線新能源汽車公司、電動汽車公司、動力鋰電池公司保持密切合作。
作為國內動力鋰電池熱失控預警及安全技術的最早研究者和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的創領者,創為新能源首創"鋰電池熱失控模型",引領電池箱熱失控監測及自動滅火技術的規模化應用。
創為新能源技術總監李明明在論壇上做了創為"鋰電池熱失控模型"技術應用及案例分析的學術報告,將創為近幾年在鋰電池熱失控方面的科研工作及成果做了匯報。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創為鋰電池熱失控模型為橫向、縱向、垂向三維,縱向為多傳感器的數據冗合,即對多組同環境下的傳感器數據進行多次擬合,模擬不同材料、不同環境的數據表征曲線,可靠準確的判斷火情階段;橫向為對傳感器的歷史數據進行持續時間算法,排除噪聲干擾,有效解決了傳統的閾值法監測方式的漏報、誤報、預警滯后問題,實現早期可靠預警;垂向采用穿刺、鈍針積壓等不同方法模擬不同類型不同容量動力鋰電池熱失控過程。通過三維融合,用數學手段,以大量實驗及真實運行數據為基礎,歸納熱失控導致的各種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采用神經學原理,形成極早期、高可靠、自運行的"鋰電池熱失控模型",實現電池火災隱患的早期預警和智能控制。大量實車運行中發生的預警實例證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和先進性。
在此次報告中,創為電池箱專用自動滅火裝置在實車運行中發現的多次漏液等熱失控預警實例,受到了清華大學及眾多參會專家和技術人員的高度關注,創為技術也受到業內專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創為新能源受邀參觀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室
會后,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室、歐陽明高教授項目組馮旭寧博士特別邀請創為新能源到清華大學汽車安全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動力鋰電池安全研究室參觀,并就合作研發事宜就行初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