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18次 | 2023年07月20日
杉杉股份2016財報解讀:"不要太瀟灑"的新能源帝國
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我國服裝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90年代末就開始發力鋰電池材料。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涵蓋了新能源電池材料、能源管理和新能源汽車。非新能源業務包括服裝、類金融和創投業務等。
本文旨在通過解剖公司最新的2016年財報,全面呈現那個昔日在服裝界"不要太瀟灑"的老牌公司的轉型之路。
一、公司簡介
杉杉股份(600884,SH)目前是我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產品覆蓋鋰電池正極、負極材料和電解液。在鋰電池的電芯四大關鍵材料中,公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三大業務齊頭并進,除隔膜外均有涉及并且規模領先。
據相關數據,其正極產品出貨規模前列;負極產品出貨規模國內第二;人造石墨領域國內第一,世界第二;電解液產品出貨規模國內前五。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現公司已計劃將服裝業務和融資租賃業務在H股分拆上市,專注新能源產業發展。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先者"。
二、財報數據及重要業務分析
1、新能源已成中流砥柱,傳統服裝即將剝離
總體來看,2016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收54.75億元,同比上升11.0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2.56億元,同比上升22.31%。下面來看各板塊具體數據:
從上面的餅狀圖可以看出,鋰電池材料業務現在已經是杉杉股份最重要業務,占比74.81%,而傳統的服裝業務占總營收比例為9.57%,占比已經不到一成。
其實,杉杉股份的鋰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這三大板塊都屬于新能源業務,這三塊業務的營收占總營收的87.68%,杉杉股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新能源巨頭。下面我們來看各個板塊的詳細情況:
(1)鋰電池材料高歌猛進,營收凈利雙雙大增
該板塊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96億,同比上升20.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億,同比上升180.78%,重要為正極材料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上升所致。
正極材料業務: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億元,同比上升8.12%;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4億元,同比上升121.48%。
公司產品和客戶結構不斷優化,毛利率高的高端產品銷量占比上升,以及成本控制等措施來拉動業績持續上升。
產量提升方面:杉杉能源在寧夏石嘴山市的年產5000噸三元前驅體和5000噸三元材料的項目已建成投產,產線定位國際國內一線電池廠商,自動化水平高和工藝先進穩定。杉杉能源總產量達3.3萬噸,為全球規模最大正極材料生產商。
負極材料業務:
全年銷售量22604噸,同比上升42.73%;
主營業務收入11.73億元,同比上升31.36%;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96.67萬元,同比上升62.12%。
公司重要通過石墨化技術的升級換代和負極材料的一體化生產來降低成本,提升了產品毛利率。
產量方面:2016年,公司負極材料業務加快產量擴張,年產1萬噸生料項目陸續投產,年產3.5萬噸鋰離子動力鋰電池材料項目中一期項目已處于設備安裝階段,計劃于2017年年內投試產。寧德1萬噸項目目前處于建設階段,預計2017年年內投試產。
電解液業務:
2016年,公司電解液業務實現銷售量為7241噸,同比上升27.15%;
主營業務收入4.19億元,同比上升121.0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5.50萬元,較去年新增4525.34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重要系公司電解液銷量的快速上升和電解液產品價格的提升。
目前,公司的高電壓鈷酸鋰電解液、動力三元電解液和鈷酸鋰高倍率電解液已批量投入市場。目前在建的2000噸六氟磷酸鋰和20000噸電解液項目,預計2017年第三季度將投試產,2017年年內六氟磷酸鋰投試產。這將對該板塊業績提升出現顯著的影響。
(2)綠色出行: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作為杉杉新能源產業夢想的承載者,杉杉股份以鋰電池材料產業的龍頭地位為支撐,繞"綠色出行"和"綠色能源"這兩大方向進行了產業鏈布局。
其中"綠色出行"就是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2016年,該板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452.31萬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725.73萬元。
這個板塊是杉杉近期重點布局的一個領域,尚處于培育階段,所以前期資產投入大,導致出現虧損。
我們來看該板塊的具體業務。
電池系統集成和動力總成:寧波利維能公司自動化18650電池PACK生產線初步建設完畢,年產1.8萬套新能源物流車電池包系統,產量約700MWH;上海展梟二期廠房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首條LIC模組生產線年產量約6萬只,產品開始在智能裝備市場批量應用;動力總成實驗室初步建成。
整車設計和研發:2016年四月,杉杉汽車取得了專用車生產資質;青杉汽車期內完成10款整車設計研發工作,其中專用車3款、客車7款。
充電樁建設和新能源汽車運營:2016年十月,杉杉股份成立了云杉智慧公司,從事新能源車的運營。目前,該公司累積運營1585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在上海實行了新能源汽車的網約車租賃試點,累積投入450輛新能源汽車,另外公司充電樁業務已在全國展開布局。
實際上,在整個綠色出行產業中,最為核心的是后端的運營生意,通過自己保有車、樁,來倒推整個行業上下游的互動,為杉杉股份每個經營環節創造空間。
(3)綠色能源:儲能業務前景無限
杉杉目前正在大力開拓兩個"綠色"產業鏈,其中"綠色能源"尤其值得投資者關注。
儲能是未來電力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由于新能源規模化的接入電網、電力削峰填谷、參和調壓調頻、發展微電網等方面的要,儲能在未來電力系統中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賽迪經智預測,到2020年電力調平用儲能電池市場規模預期將達到200億美元,未來十年我國儲能市場的容量將達到1000億美元。
2016年下半年起國家相關政策頻繁出臺,2017年會有更明確的補貼政策,儲能已處在市場爆發的前夜,2017年、2018年一定是其市場爭奪激烈的時期。而杉杉通過這些年的轉型,作為鋰電池材料龍頭,有著"近水樓臺"的天然優勢。
根據杉杉的戰略規劃,這個板塊分為"儲能"和"發電"兩個環節。
先來看儲能:2016年十二月,為順應國家對能源管理行業的政策導向以及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趨勢,杉杉迅速出擊,擬投資數十億人民幣,打造能源管理服務產業化項目。其中儲能節能項目擬建設規模約2GWH,對應投資規模約38億元,重要用于投資削峰平谷的儲能項目。
2016年公司合資成立江蘇杉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在江蘇、北京等地陸續開展園區的大型削峰填谷儲能項目以及售電業務,截至期末,簽約量50MWH;合資成立北京杉杉凱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產業合作的模式,開展應用于鐵塔通信基站的動力鋰電池梯級利用。
由于儲能電池的能效要求比動力鋰電池低,因此退役的動力鋰電池可以改造成為儲能電池,從而實現鋰電池的梯次利用。杉杉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莊巍表示,在儲能業務成熟的時候,杉杉股份將申請售電牌照。
再來看發電:為通過"儲能節電"、"光伏發電"和"光儲結合"的方式,為用戶供應高性價比的能源管理方法。杉杉在2016年收購尤利卡公司,正式進軍光伏發電行業。尤利卡主營光伏發電,總計開發項目18個,總裝機容量62.10MW,其中2016年度并網項目容量為11.24MW,項目分布在浙江省內各地。該板塊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705.99萬元。
2、最近五年重要財務數據比較分析
上面我們重要橫向解讀了杉杉股份2016年的重要財務數據和各板塊業務情況,下面我們從縱向來比較分析杉杉股份最近五年的重要財務指標。我們選取杉杉股份2012年至2016年的營收、毛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這四個最重要的財務數據來進行比較分析。
(1)營收和毛利分析
從上面的柱狀圖可以清晰看到,最近五年來,杉杉股份的鋰電池材料業務上升勢頭一直很強勁,從2013年開始,鋰電池材料業務貢獻的營收和毛利開始超過其傳統的服裝業務,并在隨后幾年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目前,不管是營收還是毛利,鋰電池材料板塊是杉杉股份的業績上升驅動的主導力量。
(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
扣非后凈利是最能體現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我們看到,除2014年稍有下降之外,杉杉股份最近五年的扣非后凈利整體上呈現較為強勁的上升趨勢。而扣非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則呈現明顯的波動,其中2016年下降的原因是當年進行了一次定向增發,增發新股1.5億股,募集資金34.45億,其中大股東杉杉控股認購了9031.45萬股,認購金額20.67億。
這些資金重要用于開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這項業務處于培育階段,尚未貢獻正向利潤,再加上公司16年增發致使凈資產新增,所以導致16年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下降。隨著儲能業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業務的快速發展,我們預計這兩個板塊的業績將出現反轉,成為拉動杉杉股份業績持續上升的新引擎。
三、總結
近年來,杉杉股份抓住新能源產業爆發的機遇,成長為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鋰電材料龍頭。驅動公司業績進入高速上升。同時圍繞"綠色出行"和"綠色能源"這兩大方向進行了產業鏈布局。并把傳統服裝業務進行剝離,把精力都聚焦在新能源產業上,使得主營業務更加突出。
目前,杉杉股份在手資金充沛(賬面貨幣資金24.39億),為儲能業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業務的拓展供應了雄厚的資金支持,隨著我國儲能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爆發,杉杉股份這樣一個以鋰電池為軸心,綠色出行和綠色能源為兩翼的新能源巨頭,已然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