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03次 | 2022年07月19日
鋰電池公司搶灘科創板 造車新勢力"隔岸觀板"
在汽車產業處在價值鏈重構、業務生態重塑的重要轉折期,新能源汽車當仁不讓地成為科創板的重點支持方向。
我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計,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2020年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或達5000萬輛至8000萬輛。有汽車證券分析師表示,作為有效的融資手段,登陸科創板有關造車新勢力大有裨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科創板對汽車行業有諸多利好,大多新能源車企、汽車后市場公司仍保持觀望,截至目前均無緣科創板。相比之下,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位列受理公司名單,成為科創板新寵。
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汪劉勝表示,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重要的成本構成之一,擁有電池技術的車企將掌管更多資源,電池技術的突破也將成為公司的重要競爭優勢之一。
"新能源汽車作為資產較重的產業,前期投資巨大,進入門檻較高。"汪劉勝認為,科創板成功上市,意味著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市場和監管層的雙重認可,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必然提升,公司也可借此進一步拓展業務。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造車新勢力隔岸觀"板"
作為推動全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的公司融資板塊,科創板旨在重點扶持新一代的科技公司。而隨著新能源、無人駕駛、共享出行等創新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走向成熟,此類技術創新方向,正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方向。
據交易所文件,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鋰電池及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等,已經成為保薦機構重點推薦的科技創新領域。
作為新能源汽車新勢力的杰出代表,蔚來汽車當仁不讓。資料顯示,其在2018年九月份登陸紐交所后,兩天累計漲幅超過100%。2018年銷售超1萬臺售價超過40萬元的豪華SUVES8,實現營收49.5億元。
然而,隨著公司解禁期的到來,蔚來股價陷入了長期破發狀態。截至目前,該股的歷史最高價為11.60美元/股,其52周以來的最低股價為2.50美元/股,過去52周的平均價格為6.58美元/股。頂著"我國TSLA"光環的蔚來汽車,無疑正面對著電動汽車銷售下降、虧損新增、股價下跌的困難局面。
和蔚來汽車同屬第一梯隊的威馬汽車和小鵬汽車,也曾多次表示會積極考慮不同的融資方式,但雙方并沒有官方確認沖刺科創板的消息。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科創板有關一些早期創業公司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研發成本投入大的公司而言,是一個大的利好。"目前公司還在觀望,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詳細計劃。當前的重要精力還是把產品做好。今年的目標是自我造血實現發展,在明年實現盈利。"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也公開表示,目前小鵬汽車獲得股權融資加上銀行貸款100多億元,但花的錢是蔚來開始交付時的一半不到。有關IPO的問題,小鵬會緊密關注市場,同時準備自身業務搭建,IPO是水到渠成的事。"會考慮科創板,但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三板投融資持續遇冷及前途汽車的資金需求日甚。外界普遍認為,長城華冠已為后續的資本規劃謀得后路。當《證券日報》記者向長城華冠提出是否有意"改板"籌劃登陸科創板時,長城華冠兼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及公司方面人士并未給予直接回應,只是強調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一切以通告為準。
至于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無論是劍指乘用車L4級別自動駕駛的Momenta、Pony、WeRide,還是志在商用車L4級別自動駕駛的Tusimple、Plus.ai、贏徹科技等,目前距離科創板的上市要求尚需時日。
目前來看,盡管科創板對汽車行業有諸多利好,但科創板開閘跑馬后,具有巨大想象空間和市場空間的汽車科技公司,或因條件不符合、或主動放棄機會,抑或擔心市值穩定性,暫時均無緣科創板。
鋰電池公司搶灘科創板
就在新能源整車公司觀望氣氛濃厚的當口,鋰電池和車聯網公司卻吹響了向科創板進軍的號角。
在早先公布的科創板受理公司中,和汽車新技術應用相關的共7家。其中容百科技、天奈科技、嘉元科技、杭可科技和利元亨等5家為動力鋰電池領域,鴻泉物聯為車聯網領域,奧福環保為汽車減排領域。從公司運營來看,7家受理公司均呈現高上升性、高盈利性的特點,其中6家的3年平均營收上升率超過50%,凈利率高于15%。
資料顯示,容百科技以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為主營,其三元正極材料產品已經應用于CATL、比亞迪、LG化學等國內外鋰電池廠,公司估值高達158億元,上述其余4家鋰電池公司估值在20億元-60億元。
汪劉勝表示,就新能源汽車而言,電池是重要的成本構成之一,電池公司掌控核心技術。一些傳統汽車整車廠議價能力不強,成本把控較難。而擁有電池技術的車企掌管更多資源,電池技術的突破將成為公司重要競爭優勢之一。
有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要求上市公司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而"造血難"就成了橫亙在造車新勢力面前無法逾越的鴻溝。當前科創板受理公司的方向,和主板市場的新技術方向相似性高,都來自已經商業化的細分賽道。而科創板之于汽車行業更大的意義,或在于其賦予鋰電池產業、零部件公司、出行等汽車后市場服務更大的想象空間,讓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