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产一区-bl双性高h-bl双性调教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3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電池專利的博弈和廝殺及對我們的啟示

鉅大LARGE  |  點擊量:1206次  |  2022年07月19日  

近些年,我們一直在呼吁保護知識產權,那么保護的究竟是什么?為何如此重要?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后出現的。


對電池而言,他是新興產業中的"老牌"隊員,用"久經沙場"來形容再貼切不過。在知識產權道路上摸爬滾打數年后,如今電池依然崛起為我國專利申請數量最大分支領域之一。無論是傳統的堿性電池,還是當今火熱的鋰電池,都曾深陷專利的戰火。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歷史之精彩,請讓我們娓娓道來。


一、鋰電專利之"世界大戰"


1.1先談一談Goodenough和鈷酸鋰

過針刺 低溫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標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今天,鈷酸鋰電池幾乎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移動產品里面,但是它的發明者Goodenough沒有從中賺得一分錢。原因有兩點,一是Goodenough向當時所在的牛津大學進行專利申請的時候,后者認為這只是一項沒有多大市場應用前景的簡單科研成果,甚至拒絕為其申請專利!而Goodenough也一向對商業提不起一絲興趣,但他又感覺將這項成果應該會對產業有所用處,扔在實驗室里落灰有點可惜,于是就以極低的價格將這項技術的版權轉售給了英國原子能科學研究中心,一家歸屬于英國原子能管理局的政府實驗室。


在鈷酸鋰誕生之后的十年之間里,鋰電池發展進程異常緩慢最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負極材料。有研究人員試圖通過使用鋰和其它金屬的合金或者化合物來代替金屬鋰,但是發現在充放電循環中鋰合金會發生體積變化導致電池容量很快衰減。


日本的電子電器業巨頭索尼公司同樣對電池技術保持著極大的興趣,從80年代就開始著手研公布局,并密切關注全球動態。沒有資料顯示索尼是何時從何人手中拿到鈷酸鋰這項技術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項被英國人束之高閣的技術在日本人那里卻如同至寶。


做出了決定性貢獻的是吉野彰,他開創性的用石墨代替金屬鋰作為鋰電池的負極,結合鈷酸鋰正極,從根本上改善了鋰電池的容量、循環壽命,以及降低了成本,為鋰電池的成功產業化助推了最后一把力。


在索尼推出鋰電池之后,貝爾實驗室成功拿下了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聚合物電池跟其他鋰電池的正負極材料以及工作機理相同,最重要的差別就在其電解液是凝膠狀固態而非液態的。電解液變成固態之后最大的好處就是鋰電池可以做到更輕更薄。而為了繞開索尼公司的圓柱形專利,貝爾實驗室還發明了軟包這種封裝形式。

無人船智能鋰電池
IP67防水,充放電分口 安全可靠

標稱電壓:28.8V
標稱容量:34.3Ah
電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應用領域:勘探測繪、無人設備

1.2薩克雷和錳酸鋰


鈷酸鋰電池雖然有著諸多優勢,但隨著大規模的應用,其缺點也開始暴露出來:首先就是成本高,因為鈷畢竟是一種價格昂貴、豐度不高的金屬;其次是抗過充和循環性能差;最后就是廢棄污染嚴重。


所以在發明了鈷酸鋰之后,為了找到一種比鈷便宜的替代金屬,同時尋找一個更利于鋰離子高效運動的結構。Goodenough和他的學生MikeThackeray緊接著又開始了對一種比鈷酸鋰更好的正極材料的尋找。


1.3磷酸鐵鋰誕生及遭遇間諜流向世界


1993年,當Goodenough和他的團隊正在專心致志開啟下一個材料探索的奇幻之旅時,他的實驗室從日本來了一位叫岡田重人的訪問學者,岡田在此之前是日本國內的電話巨頭日本電報電話公共公司(NTT)的移動通信工程總監。和此同時,NTT還給Goodenough實驗室供應了一筆實驗經費。


很快,七十多歲的Goodenough就意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Goodenough和他的團隊繼續尋找筆鈷酸鋰的更優秀的正極材料,他們開始系統地研究周期表里的各種金屬元素,最終將目標鎖定到一個非常小的范圍——鐵和磷的組合。


但是,鐵和磷沒有形成Goodenough想要的尖晶石結構,但卻無意間得到了另外一種晶體結構——橄欖石。于是,繼鈷酸鋰、錳酸鋰之后,鋰電池的第三種正極材料就此誕生:磷酸鐵鋰。


到此,只能寫下一個大大的"服"字,心中默念數萬遍的"WoCao,牛X"!這三種最重要的鋰電池正極,全部誕生自Goodenough的實驗室,而這里也成了鋰電池技術的發源地!


這次,Goodenough就算是再遲鈍,也很快意識到了這項發明的重要性,這項研究成果絕對會震驚世界!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Goodenough帶領團隊在研發第一線奮戰的時候,內部卻遭賊了,這些即將改變世界的研究成果被源源不斷地通過岡田傳回了日本!所謂的訪問學者原來就是日本公司派來竊取研究情報的間諜。岡田的雇主NTT公司,在當年(1995年)十一月悄悄地申請了專利,也許是做賊心虛以及不想在美國引起麻煩,NTT只是申請了日本的專利。


磷酸鐵鋰電池具備的成本低、充放電效能高、使用壽命長、熱穩定性高等優勢,使這種正極材料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1996年,德州大學代表Goodenough的實驗室向美國申請了專利,并在1997年十月被批準,這項編號為WO1997040541的專利是磷酸鐵鋰電池的第一個基礎專利。


很快,另一位專家級的鋰電科學家MichelArmand也加入了近來,這位法國人被公認為世界鋰電池產業的奠基人之一。這位大佬在1980年提出"搖椅式電池"概念(鋰電池的基本運行理念),索尼正是基于這個概念,于1990年成功完成了前列個鋰電池的商業化。


阿爾芒提出了用1%的碳對磷酸鐵鋰進行包覆,從而有效解決了磷酸鐵鋰材料導電性能差,不適宜大電流重放電的問題。經過包碳之后,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在80℃和1C倍率的條件下,達到160mAh/g的容量,并且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阿爾芒和Goodenough共同申請了磷酸鐵鋰包碳技術的專利,這就是第二個磷酸鐵鋰的基礎專利,這項專利讓磷酸鐵鋰電池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變成了可能。


這兩項專利,是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無論如何都無法繞行的兩大核心技術專利。


這期間,阿爾芒正好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擔任化學系的教授,所以就在當地創建了由加拿大國家公共事業魁北克水力公司(Hydro-Quebec,H-Q)投資的的PhostechLithium公司。由此,H-Q和Phostech成為獲得這兩項磷酸鐵鋰的基礎專利獨家授權的單位。


1.4磷酸鐵鋰專利之"世界混戰"


2001年,德州大學和H-Q公司首先把NTT告上,指稱后者的磷酸鐵鋰的專利是其派商業間諜以非法方式獲得,而NTT堅稱其專利是其科學家(岡田重人)回國后自行研發的辛勤結晶,跟德州大學沒有絲毫關系。


NTT背后有日本政府撐腰,雙方陷入到一場看似無休止的拉鋸戰之中。但有關德州大學和Goodenough以及H-Q來說,更悲催的是還在后面,磷酸鐵鋰開始在全球遍地開花,他們即將陷入到多線之中。


這場圍繞磷酸鐵鋰核心技術的專利混戰,將越來越多的實力公司牽扯了進來。


2006年,全球最大的手持電動工具巨頭Black&Decker(B&D)推出了一款799美元的產品組合DCX6401ComboKit(其中各產品可單獨銷售),這套產品由于采用了磷酸鐵鋰電池而不再要電線,并且實現了1小時高速充電、功率大幅提升、高安全性以及2000次以上的電池循環壽命,顛覆了全球全球電動工具市場。


所以一經推出就大賣,上市第2個季度就創下2000萬美元的銷售成績,打破B&D自1843年創立以來的銷售紀錄。


而B&D這款產品所用電池的供應商是一家2001年才成立的初創公司,名字叫A123Systems(萬向123)。


在磷酸鋰鐵技術被發明出來5年時間之后,麻省理工的一位材料科學和工程學教授蔣業明(Yet-MingChiang)(來自)創辦了這家磷酸鋰鐵電池公司A123。A123剛開張時,總員工數只有5人,美國能源部供應的10萬美元科技項目經費以及從學校拿出來的0.5克材料。(目前其還有一家公司致力于電池結構的革命性改變,24M)


短短幾年之后,到2006年,A123的資本額就激增到1.02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250人,手握超過1億美元的大訂單。這家因為號稱擁有納米制程技術(將磷酸鋰鐵正極材料制造成均勻的納米級超小顆粒,因顆粒和總表面面積劇增而大來提高鋰離子的遷移能力,幅提電池的大功率性能)而紅極一時,背后更是得到了美國能源部、摩托羅拉、通用汽車、高通、P&G和紅杉創投等巨頭的巨額投資。


美國的Valence公司也開始生產磷酸鐵鋰電池,而向來唯美國科技馬首是瞻的地區以及我國大陸,也開始用"鴨子劃水"的方式投身到磷酸鐵鋰產業。例如僅僅在,就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電池廠,幾乎全部都沒有獲得專利授權。


更要命的是,有些公司利用開始在各地瘋狂的搶注專利,許多在臺面下不愿曝光的從業者甚至也取得了足以和兩大基礎專利對抗的技術專利。


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在全球遍地開花,然而Goodenough卻仍沒有收到一分錢的專利使用費!


這期間,德州大學-H-Q公司的"聯盟"中加入了一個實力戰將,南方化學(SUD-CHEMIE)。這家全球最大的化學磷肥巨頭收購了Phostech,從而間接擁有了兩項基礎專利的授權。這家時年已經150歲的德國老公司當時正在積極尋求轉型,對鋰電池的興趣要遠遠大于肥料。這家公司的CEO甚至揚言,磷酸鐵鋰電池業務在3年時間之內要達到其總營收的50%。


德州大學-H-Q-南方化學"聯盟"開始舉起法律的四處出擊了。他們將NTT、A123以及Valence告上,侵權公司對其損失進行賠償,每家高達3.5億~5億美元,對NTT特別要求重罰到10億。


最終的結果是,"聯盟"和NTT最終以庭外和解結案。德州大學承認"NTT并未竊取其技術機密",但是NTT被迫將所擁有的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專利授權給德州大學。此外,NTT還支付了3000萬美元的和解金。對外授權專利的一方反而向對方掏錢,其實也就意味著NTT默認了偷竊Goodenough技術的事實。


但和A123的卻以失敗為告終,原因是A123背后的靠山實在是過于強大,不僅有美國能源部這樣的官方背景,還有通用汽車這樣的巨頭扶持。作為關系到未來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的關鍵領域,美國這樣的大國怎么會不樹立起一兩家標桿公司呢?


而且通用即將在2010年推出Volt,這款被其寄予厚望的純電動汽車采用的就是A123的磷酸鐵鋰電池。假如A123,Volt也將陷入侵權糾紛。這顯然也是美國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這之后,"聯盟"又把手伸向了我國,在這座不到4萬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分布了大大小小的上千家電池廠,其中絕大多數都沒有專利授權。因為出產的電池幾乎全部用來出口,所以為了防止專利糾紛,這些公司都選擇了"花錢消災"的方式處理此事。


但那些在本土市場就能就地消化的公司,在本國政府的保護下,待遇就不相同了。因為專利的戰爭,本質上就是國和國之間的較量,在保護知識產權的漂亮外衣之下隱藏著的,其實正是國家利益和商業利益的考量。


1.5磷酸鐵鋰專利的戰火燒到歐洲和我國


全球各大車企都將新能源技術作為未來發展的方向,電動汽車也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領域,發展電動汽車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普遍形成的共識。而這次為了磷酸鐵鋰電池專利,歐洲和美國之間也終于撕破了臉面。


2009年十二月九日,歐洲專利局裁決,撤銷授予美國德州大學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歐洲專利擁有權,同時也裁決Goodenough教授等人在歐洲不擁有該項專利的發明權。


此前,德州大學就磷酸鐵鋰電池專利,已經在美、日、德、意、英、法、加七國申請了專利保護。為了保護本國的電池和汽車產業,一紙判決書說撤銷就撤銷了,這是不是有點耍流氓?


在我國,2003年三月,H-Q公司以國際申請專利為基礎進入我國,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名稱為"控制尺寸的涂敷碳的氧化還原材料合成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2008年九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準,授予其CN100421289C的專利。


H-Q公司所獲得專利共125項權利要求,覆蓋了包括磷酸鐵鋰等多種正極材料及其重要制造技術。這意味著,我國境內所有在產的磷酸鐵鋰電池公司都屬于侵權了,都要向H-Q公司繳納專利使用費。


隨即,H-Q公司開始廣撒"英雄帖",要求我國公司向其一次性繳納1000萬美元專利入門費或者是每噸磷酸鐵鋰材料繳納2500美元。


2010年八月,我國電池工業協會向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加方專利無效請求,以"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專利技術缺乏創造性"、"專利文件修改超范圍"、"專利權利要求得不到說明書支持"等7方面理由向我國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請求裁定加拿大公司專利無效的申請。


2011年五月二十八日,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加拿大魁北克水電等公司的發明專利做出無效決定,對修改后的111項權利要求宣告全部無效。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給出的專利無效理由:一是授權文本的修改,超出了原始申請文件記載的范圍,不符合我國專利法第33條的規定;二是授權文本的權利要求方法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不符合我國專利法第26條第4款的規定。


1.6磷酸鐵鋰的最強競爭者"三元材料"


"聯盟"在全球范圍內四處揮劍,牽涉多個國家和公司的磷酸鐵鋰專利混戰如火如荼的時候,磷酸鐵鋰還被認為是最適合為電動汽車供應動力的電池,但是他們沒料到的是,一種結合了鎳酸鋰、鈷酸鋰和錳酸鋰三者優點的一個全新的正極材料體系,已經在加拿大的一家實驗室里悄然誕生。


2001年四月的一天,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兼3M集團加拿大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杰夫·達恩(JeffDahn)發明了可以規模商業化的鎳鈷錳三元復合正極材料,從而使這種材料突破了走向市場的最后一步。(JeffDahn同樣將出席第九屆華南鋰電論壇,具體請關注今天第5條推文)


其實,早在三元體系及制備方法就被提了出來,例如1997年九月日本電池株式會社發明了采用共沉淀法制備鎳鈷鋁三元材料;1999年十一月日本中央電氣工業株式會社發明了共沉淀法制備陽離子摻雜的鎳鈷錳三元材料;2000年九月美國IIionTechnology公司發明出采用固相法制備三元材料的技術。


但受制于當時的材料技術和設備工藝水平,這些技術都只能存在于實驗室的瓶瓶罐罐之中。


但至今業界公認JeffDahn是三元材料技術的真正開創者和發明者,這是因為達恩精確限定了NMC鎳錳鈷材料中鎳的含量,從而顯著提高了三元材料的性能。2001年四月二十七日,3M公司向美國申請并在2005年十一月十五日獲得了編號為US6964828B2的專利,從而成為三元材料的基礎核心專利。基礎專利意味著,只要是在三元體系下,就是誰都繞不過去的。


而幾乎在同一時期,美國的阿貢國家實驗室(ANL)也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富鋰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發明了層狀富鋰高錳三元材料,且在2004申請成功專利。ANL鋰電研發的負責人就是前面提到的,Goodenough的學生,發明了錳酸鋰的薩克雷。


2012年,TSLA開始爆發漸勢崛起的勢頭,馬斯克開出數倍高薪從3M的鋰電研發部門挖人。借此機會,3M順水推舟,采取人走但是專利權留下的策略,徹底將電池部門解散,開始通過對外輸出專利和技術合作的方式賺取更高的利潤。


3M選擇的合作伙伴是比利時的優美科公司(Umicore),當今世界最大的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雙方采取深度綁定策略,優先向對方供應專利授權和技術合作,并且退出正極材料生產領域的3M還會把客戶推薦給優美科。


除了優美科之外,3M將專利授權給了包括松下、日立、三星、LG、L&F和SK在內的多家日韓鋰電公司,以及我國的杉杉、湖南瑞翔和北大先行等正極材料公司,總數有十幾家之多。


而ANL的專利只授權給了三家: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日本正極材料廠戶田工業以及韓國的LG。


為何3M和ANL手中掌握的都屬于三元體系之中的核心專利,但在市場接受度上卻有著如此之大的差距?


因為這兩項專利側重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3M的技術側重于化學計量比的常規三元材料,而ANL的富鋰高錳層狀正極材料至今還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技術瓶頸,所以產業界普遍認為ANL的技術路線實現規模產業化的可能性不大,作為動力鋰電池應用到電動汽車上的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兩相比較,業內大多數公司都選擇向3M購買更具商業價值的三元材料專利授權。而巴斯夫雖然花了大代價和ANL結成產業同盟,站隊富鋰高錳路線,然而身體卻很誠實,其真正批量生產的三元正極材料正是化學計量比的技術路線,也就是說本質上買了ANL專利的巴斯夫卻用的是3M的專利技術。


但就是這樣,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2015年四月初,巴斯夫居然反咬一口把優美科給告了,稱其了ANL和他的專利權。


二、鋰電池全球專利分析


2.1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趨勢


鋰電池作為電池行業中極為重要的領域,一直受到相關公司及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視。如圖1所示為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8年全球鋰電池領域經歷了緩慢的發展期,2009年至2013年的快速發展期,以及2012年至今的成熟期,2017年達到鋰電池專利申請的頂峰,單年專利申請數達到30000余件。


圖1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趨勢


2.2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區域分布


如圖2所示為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區域分布圖,可以看出,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區域分布,日本、我國、美國位列前三,專利數量分別為97205件、95398件、46541件,約占申請總量的70%。日本作為鋰電池專利申請大國,近幾年申請數量相對平穩,從2010年起,年均5000余件,可見其國公司對該領域的持續專利布局的重視。


圖二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區域分布


2.3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人排名


作為全球鋰電池專利申請數最多的公司,韓國LG化學在鋰電池領域其實深耕多年,從2000年開始就有相關專利申請公開,至2010年及以后,其專利公開呈現爆發式上升,在2012年至2015年過后,專利公開數量開始減少,目前擁有11455件鋰電池相關專利。三星SDI株式會社作為韓國另一鋰電池申請大企,專利申請量相對平穩,自2010起,每年申請量均保持在700余件左右,目前擁有9022件鋰電池相關專利。


圖三鋰電池全球專利申請人排名


2.4鋰電池全球技術分布


如圖四所示,從同族專利的IPC技術布局看,16.3%的專利集中于H01M10/0525(搖椅式電池,即其兩個電極均插入或嵌入有鋰的電池),其次是H01M10/052(鋰二次蓄電池),占14.0%,第三位的是H01M10/44(充電或放電的方法),占13.5%。


圖四鋰電池全球技術分布


2.5鋰電池國內專利申請趨勢


在政策的鼓勵和指引下,國內鋰電池占據全球市場份額在逐年提升。這就迫使國內電池公司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解決電池安全問題以及提高電池的綜合性能。同時,為規避來自國際市場的風險,保證鋰電池行業的長遠穩步發展,公司已然開始重視專利布局。


2000年至2014年國內鋰電池經歷了緩慢的發展期,2015年至2017年呈現爆發式上升,同時鋰電池專利申請量達到頂峰,來到18186件,可見國內公司有關鋰電池領域科研技術的重視。另外我們從趨勢圖中還能看到,18年全球鋰電池專利申請數降幅明顯,僅有兩萬余件,究其原因在于國內知識產權行業政策環境發生了變化。國家在18年相繼推行各項政策落實。包括《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實行方法》、《有關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有關專利申請相關政策專項督查的通知》、《有關進一步做好2018年專利質量提升工作的通知》等,堅決遏制低質量申請,嚴厲打擊非正常申請。鋰電池領域作為重點監管領域之一,提高行業專利質量,以強力手段保障科技創新,助力鋰電池公司發展。這是國家對鋰電池行業研發技術和專利態勢的更高層次關注的體現。


2.6鋰電池國內專利申請人排名


比亞迪、國軒高科以及CATL新能源科技在近幾年也加強了鋰電池領域相關專利布局,成為國內該領域翹楚,同時也排名鋰電池國內專利申請數前三位。


截止2019年四月,比亞迪目前擁有1209件國內鋰電池專利,領先于其他公司。近三年,其每年鋰電池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均在百件左右,可見其在此領域的重視程度。但未檢索到其在其他國家的專利申請,這對正在開拓國際市場的比亞迪公司來說,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CATL新能源科技作為國內新能源領域后起之秀,在鋰電池專利布局可謂"氣勢洶洶",目前擁有989件國內鋰電池專利,2015年開始,快速且大量布局鋰電池專利,特別是17和18年,年均申請量超300件,這和其公司重視技術研發及專利保護密不可分,內部3000余名研發人員更是科技創新的有力保證。但和比亞迪存在同樣的問題,如若開拓海外市場,國際專利布局也是其下步要重點攻克的目標。


作為國內較早一批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國軒高科和CATL在鋰電池專利申請道路上較為類似,同樣是在15年開始大量布局鋰電池相關專利,16年-18年申請量分別為244件、281件、313件,目前總計擁有966件國內鋰電池專利,緊隨比亞迪,CATL之后,位列國內公司鋰電池專利申請數第三名。


總之,不同的申請人進入鋰電池技術領域的時間不同,這其中不乏傳統知名公司窺得市場先機,及早申請和布局,也有后入局者各自做大,但歸根結底,各申請人均在該技術領域做了深入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才使得公司走的更快更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2.7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情況


1990年至今固態電池領域已經公開的專利數目達到1926件,其中全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數目達到871件,占比約45%。


從數量上來看,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數目由2007年26件上升至2017年273件,上升超過10倍,同時全固態電池專利數目占比由零提升至近一半,說明固態電池尤其是全固態電池的研發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固態電池及全固態電池專利數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地域上看,日本目前擁有固態電池專利916件,占比接近一半,領先優勢較大。其次美國和我國分別擁有398件、362件,身位接近。韓國擁有100件位居第四。全固態電池方面,日本擁有專利657件,占比75%,領先優勢更加明顯。我國、韓國分別擁有專利128件、37件;美國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稍弱,僅擁有29件專利。


從專利主體來看,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的豐田擁有固態電池專利252件,數量遠超其他車企和電池公司,同時日本其他消費電子及汽車零部件公司如富士(62件)、村田制造所(58件)、松下也在固態電池領域有廣泛布局(45件)。總體來看,日本固態電池的研發以產業界為主導。美國固態電池專利分布比較分散,而且其持有主體多為Quantumscape(21件)、Sakti3(17件)等初創公司。我國固態電池專利分布也很分散,但和美國不同的是我國專利持有主體以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主,如中科院青島能源所(13件)、哈工大(13件)等。韓國雖然總量不及我國,但是專利分布相對集中,如三星電子(35件)、LG化學(29件)、現代汽車(25件)。和日本相似,韓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也是以產業界為主導,且電池公司和整車公司均有布局。


全固態電池專利的持有主體情況和固態電池基本類似,日本、韓國均以產業界為主導。其中,豐田的專利件數遙遙領先,高達193件;富士以59件專利持有量位居第二;村田制造所排名第三,持有51件專利。我國全固態電池研發仍然以科研機構和高校為主導,專利持有數量排名前五的主體分別為中科院寧波材料所(6件)、青島能源所(6件),及三所高校哈工大(6件)、中南大學(6件)、寧波大學(5件)。


三、啟示


以史為鏡,方知專利布局之重要性。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希望借此文給當下者敲響警鐘。想要發展的更長遠,不能總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有核心技術支撐方能堅守住公司的生命線!


無論怎么布局,擁有核心技術專利才是最重要的。當然,合理的布局,構建嚴密高效的專利保護網,才能有效的保護,公司才具有專利競爭力。


知識產權是公司的無形資產,在保護公司的利益的同時也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當然,公司在追求專利數量的時候也要重視其質量,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會是華而不實,外強中干。


在當前火熱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產業中,日本、美國、韓國是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專利的重要產出國,專利的產出情況說明了對應國家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日本、美國的重點公司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基本掌握了該領域的核心技術。日本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發,并善于通過核心專利和布置外圍專利在眾多領域中層層壁壘。近年來,我國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也迅速發展,申請量雖逐年新增,但也受到了國外車企的專利技術沖擊,因此我國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研發公司在發展國內市場的同時,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和知識產權的風險。


專利布局啟示


通過分析可知,近幾年來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領域的相關申請發展迅速,申請量逐年新增,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布局也逐漸加強,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迅猛的多為日本、美國、韓國的汽車廠商,這些廠商的專利不僅數量多而且技術含量也很高,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的核心技術大部分已被他們所掌握,這對我國專利申請造成巨大的壓力。而且各個國家的申請重點都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及其制造領域、儲存氫領域,我國的專利涉及的核心領域并不多,導致在專利技術方面沒有主導權。因此,面對重重困難和壓力,我國要提升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領域競爭力,縮短和日本、美國的差距,作為政府不僅要加大力度支持,更要對專利促進政策進行階段性定位,從偏重數量激勵轉變為以"質"為核心,構建良性運轉的創新制度體系,作為公司應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單位的技術優勢加強對核心專利的深入研究,并圍繞核心專利不斷進行應用性的開發研究,申請眾多的外圍專利,再利用外圍專利進一步覆蓋技術領域,構筑外圍專利網,形成攻防體系,在激勵競爭中贏得主動權。


技術創新啟示


建議國內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領域的重點公司及高校,形成一個集中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聯盟,對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進行統一、集中調研。首先,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和學習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目前的專利技術,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其進行深加工,形成自主規避方法和自主知識產權;其次,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空白區域進行統一掃蕩,形成外圍防御型專利,克制競爭對手的外圍技術延伸;再次,集我國內公司和高校相關領域的高科技人才,針對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發展的重點領域及所面對的技術難題進行高強度的封閉式研發,打破被動局面,搶先占據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某些發展方向上的專利制高點。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 欧美一级夜夜爽 |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第一页 |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成人中文字幕 | 特黄特级毛片免费视 | 日本色站| 高清国产亚洲va精品 |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 内地精品露脸自拍视频香蕉 | 全面回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 四虎www免费人成 | h网站免费看|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五月亭亭免费高清在线 | 日本爽视频| 国产91在线播放中文 |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杨思敏 | 青青青草视频 |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不卡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 | 两个人在线观看完整 | 4438激情网 | 亚洲动漫在线观看 | 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黄视频 | 四虎影视大全 | 最近韩国日本免费免费版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免费高清资源黄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青青草原 | 欧美在线一区视频 | 两个人在线播放 |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