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997次 | 2022年07月20日
對話東軟睿馳曹斌:第三方Pack公司"奇襲"
電動汽車在完成了從0到1之后,正在進入大規模市場化的快車道,在這個時間節點,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鋰電池,面對著成本下降、安全防范、可靠性提升三大迫在眉睫的挑戰。
要解決上述三大挑戰,單純的從電芯角度出發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應該站在整個動力鋰電池系統的角度著眼來進行攻堅克難。
這是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沈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的判斷,在他看來,動力鋰電池Pack環節產業鏈分散度高、聚焦度不夠導致的行業規范性、專業性、標準化缺失的問題正在凸顯,而這要整個產業鏈公司共同協作配合來共同完成。
▲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
做出上述判斷的曹斌,還有另外一重身份,他是剛成立的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電池系統分會理事長,他所在的東軟睿馳,是這個分會的牽頭發起公司,也是首屆理事長單位。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作為東軟集團旗下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技術應用的公司,東軟睿馳成立于2015年,是東軟集團和全球車載信息設備品牌阿爾派的合資公司,圍繞"CASE"——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和電動化方向進行戰略布局,截至目前,其業務涉足動力鋰電池Pack及BMS、車聯網、ADAS、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
在動力鋰電池Pack領域,東軟睿馳的發展堪稱"奇襲",成立僅一年后的2016年九月,其就公布了主打安全高效的BMS產品,并快速打入吉利、長城等車企供應鏈。
2017年四月,東軟集團1.5億元增資東軟睿馳,并設立武漢子公司-睿馳新能源動力系統(武漢)有限公司,在武漢建設Pack生產線。緊隨其后的2018年,東軟睿馳一舉拿下了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近20億元的動力鋰電池Pack定點訂單。
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東軟睿馳還和長城控股旗下的動力鋰電池公司蜂巢能源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在Pack、電芯、BMS、大數據分析服務,基礎軟件平臺(NeuSAR)等多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在第三方Pack公司普遍的生存"高壓"下,能在成立短短不到4年時間里,拿下合資車企的動力鋰電池系統訂單,并和多個車企和電池公司達成深度合作,這讓東軟睿馳從幕后走向舞臺中央,也因此被行業視為動力鋰電池Pack領域一匹"黑馬"。
四月二十九日,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接受了高工鋰電的訪問,針對動力鋰電池Pack領域目前存在的問題、第三方Pack公司的生存空間和差異化競爭力、動力鋰電池系統安全的防范、東軟睿馳在Pack領域的布局和規劃等話題,進行了深度對話,以下為對話實錄:
01、高工鋰電:目前來看,國內動力鋰電池Pack環節面對的重要壓力和挑戰有什么?
曹斌:從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成本、安全、壽命、品質的實現,不僅僅是能靠電芯就能完成,這個要從整個動力鋰電池系統的角度來考量,從最近發生的電動汽車安全事故來看,也暴露出Pack環節的問題。
要將動力鋰電池打造成高可靠性的產品,要一定的時間周期,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車相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其中動力鋰電池系統作為核心部件,涉及非常多零部件,包含電芯、BMS、熱管理系統、溫度傳感器、高低壓線束/連接器、開關器件等一系列部件,假如不能用更好的工藝、電子軟件、智能化技術等快速的實現電池系統的安全和可靠,整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從電動汽車市場的角度來看,電動汽車正在從過去的政策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如何提升消費者的市場接受度,這其中,作為核心的動力鋰電池系統的安全可靠以及性價比就是關鍵,這倒逼著動力鋰電池要快速的走向成熟。
而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視角來看,過去幾年,電芯層面的投入和關注力度較大,但是在Pack環節,一直還沒有將上下游真正整合,行業面對著分散度高、聚焦度不夠、專業化規范化缺失的問題,因此如何實現像傳統汽車供應鏈相同,達到高質量高標準的產品,并通過規模化的發展讓產業鏈上下游得到成長,是行業要面對的持續性問題。
02、高工鋰電:東軟睿馳背后的東軟集團,在傳統汽車領域有長期的主機廠配套相關相關經驗,以傳統車企tier1供應商的視角,您認為Pack環節當下最為緊要的任務是什么?東軟睿馳將會如何做?
曹斌:技術規范制定是當下要做的首要任務,從汽車產業過去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零部件標準化、規范化是促進成本降低、可靠性提升的最重要因素。
現在傳統車上所有的零部件都經過了成熟的驗證,但是,電動汽車上目前面對的情況是,很多零部件和產品都是一兩年才出現的工藝,而且這種工藝可能在未來兩三年還會發生變化演進,技術沉淀和規范性不足,是眼下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東軟睿馳作為動力鋰電池創新聯盟電池系統分會的理事長單位,也將重點在行業規范化方向進行投入,建立規范標準,并在安全、可靠上形成共識和標準化的規范落地,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公司的協作,共同解決產業共性問題,并進行前瞻性的開發和投入。
和此同時,讓產業鏈上下游公司遵從規范標準做高品質的部件,從規模化發展中獲得紅利。從這個意義上講,動力鋰電池系統環節的上下游公司共同合作就非常有意義。
東軟集團一直在汽車電子領域深耕,和國內外車企都有深度的合作,在Pack領域,我們希望從傳統汽車積累的相關相關經驗、理念、方法來提高電池包的智能化、工藝技術,推動產業成熟。也希望能將我們的相關相關經驗推向行業。
03、高工鋰電:目前,國內從事動力鋰電池系統業務重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動力鋰電池公司,以CATL、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為代表;第二種整車公司,以比亞迪、奇瑞等為代表,第三種為第三方Pack公司,以東軟睿馳、華霆動力為代表,第四種是整車公司和電池公司或者第三方Pack公司設合資公司的形式來做,以CATL和上汽、TSLA和松下等為代表。您如何看待第三方pack公司在未來產業中扮演的角色?
曹斌:做Pack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目前面對的狀態是下游車企比較強勢,而由于優質的電芯公司較少,導致電芯公司也相對強勢,因此,要做好Pack面對不小的壓力和挑戰。
從目前Pack業務分化的行業形態來看,重要有車企、電池公司、第三方公司,從長期來看,應該是動態的平衡,各個形態的公司都能根據市場找到自身的生存價值和市場份額,這個可以參照傳統汽車領域的發動機市場格局。
具體到第三方Pack公司,我認為是具有獨特性和價值性的,以東軟睿馳為例,我們長期服務于車企,有關車企制造、供應鏈、質量體系、項目管理的要求,非常了解和熟悉,有關車規級產品的品質要求、過程控制也非常明晰。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會比電芯公司更加有優勢,因此可以作為中間橋梁,來通過我們長期以來建立的管控和管理能力,幫助電芯公司達到車企要求,這就是我們第三方Pack公司的價值。
而有關車企而言,我們可以通過有關電芯的篩選,基于標準化的設計、平臺化的產品,引入多元化的電芯,給其供應一個標準化和多元化還具備性價比的產品,同時帶來的更優質服務。
和此同時,包括本土車企和國外車企在發展電動汽車時,也要時間積累,其很難快速推進產品開發,例如,我們有些項目周期是兩年,這期間可能會換到2—3款電芯,最終量產的電芯和當初選的差異會很大,因此不少車企可能并沒有相應的精力去投入,這時,交由第三方Pack公司可能就更合適或者更好控制。
因此,第三方Pack公司不僅有存在的價值,也是產業發展所必須的產業形態,未來來看,通過積累的共通的技術,局部的集成、結構件整合、底盤一體化設計等能力,可以供應標準化競爭力的部件,此外,第三方Pack公司通過積累大量電芯的數據,可以幫助車企做大數據監控、電芯篩選以及預警式維修,這些都為其供應了差異化市場競爭力。
04、高工鋰電:近期,電動汽車安全事故頻發,從產業周期來看,電動汽車產業在國內發展近十年了,依然還沒有跨國安全的門檻,您認為,從Pack公司的角度出發,如何防范電動汽車安全故事?
曹斌:電動汽車作為新生事物,同時由于其安全事故帶來的破壞性更強,因此,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對其容忍度比燃油車要更低,這也要其在安全性上做更好的控制和防范。
作為Pack公司,東軟睿馳從三個環節來進行針對性的防范和預警,一是在BMS環節,東軟睿馳是國內首個拿到AutomotiveSPICE2級認證BMS供應商,在電池包的BMS系統里,最早實現了功能安全的設計和管理體系;其次,BMS的軟件平臺使用的是AUTOSAR架構,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和前瞻性。
二是在Pack材料的選擇上,東軟睿馳有關線束、水冷板、高壓電器部件等零部件都在做標準化規范化的開發,以此保障整體產品的安全可靠。
三是在大數據的協同上,東軟睿馳幫助公司建立大數據的監控平臺—BatteryCare。能夠針對電池的運行數據進行實時分析,通過有關電芯的數據分析和波動監測,進行預防性的維修和保養,并進行安全預警,以此來降低安全事故概率。
05、高工鋰電:事實上,僅僅將東軟睿馳定位為一家第三方Pack公司并不準確,因為在整個公司的業務板塊中,還有電控系統、車聯網、ADAS、自動駕駛等多個板塊,未來幾年,東軟睿馳旗下幾個業務板塊如何實現協同?
曹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四化都是目前車企比較緊迫要的,而這四化中,共通的一點是軟件、大數據、計算平臺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用途,而這恰恰是東軟睿馳所專注和擅長的,我們在BMS、車聯網、ADAS及自動駕駛幾個領域,都可以通過我們的軟件和數據平臺將其連接。也因此,汽車四化正是東軟睿馳布局的四大戰略方向。
能夠具備基于軟件和計算平臺為車企供應綜合的解決能力,這正是東軟睿馳和車企接觸時所具備的差異化競爭力。
有關車企而言,我們就不是一個單純的供應商,而是會是一個深度的合作伙伴,可以幫助車企解決遇到電芯、BMS、通訊、服務、大數據等一系列問題,并供應全鏈條的解答,這使得我們和車企合作層級會比傳統供應商更深。
而從近期CATL和華為的合作來看,未來這也將會是一種行業趨勢,有關東軟睿馳而言,已經開始做內部的整合,而且這種整合的效率會更高,這也將會成為東軟睿馳參和汽車產業變革時的的最大競爭實力。
上一篇:鋰電池,未來戰場的新型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