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97次 | 2022年06月22日
工信部再提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B端市場有望重燃戰火
財聯社(濟南,記者滕飛)訊,工信部近日在促進工業和信息化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公布會上再次提出2022年要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政策引領下,公用領域用車有望迎來電動化置換高峰,給整車廠到充換電配套設施帶來發展機遇和挑戰。
換電站、物流、環衛車迎機遇
山東省工信廳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試點城市的建設,將對當地充換電設施的完善程度提出要求,并會大幅提升當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升級改造中,當地政府也會設計相關引導政策。"
該人士進一步講到:"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等不同車輛對充換電要求是不相同的,必須結合車輛的運行特點來考慮更適宜的方式,公共領域車輛的設計要和充、換電方式相結合,以獲得最好的經濟性和效率。"
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之后,不同于私家車,市場有關充電效率的要求更高,具備快充設備生產量力的公司也有望獲益。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如,萬馬股份(002276.SZ)目前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19633臺,充電站保有量為1703座,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板塊充電樁銷售發出額同比上升215%,自營充電量同比上升64%,公司新能源板塊目前已初步構建智能化城市快充網,未來一方面將進一步提升網絡密度。
新能源(電力、氫能)物流車、牽引車已經在開展多場景應用示范工作,并在港口、物流園等相對封閉的場景中廣泛使用。目前我國重汽(000951.SZ)積極布局新能源智能車輛板塊業務;三一重工(600031.SH)旗下擁有四橋換電攪拌車、自卸車等,并開發出封閉場景無人駕駛、開放道路智能套件、AI+5G車輛網云平臺等智能化設計。
隨著我國垃圾出現量逐漸上升和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化,依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環衛模式也正在被顛覆,環衛車領域迎來了"電動化"、"智能化"革命。
在環衛車領域,盈峰環境(000967.SZ)是國內第一臺純電動掃路車生產商,自主研發了全功率柔性智能分配充電設備、儲充一體式設備、儲能系統、車樁能一體化監管及運營云腦平臺等多項核心產品,并在湖北仙桃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建設動力鋰電池回收及拆解后業務。
福龍馬(603686.SH)公司新能源環衛裝備共包含環衛清潔裝備、垃圾收轉裝備2大類14個系列,總計84款車型。2021年上半年環衛裝備市場占有率為5.42%,環衛創新產品和中高端作業車型市場占有率9.48%,均位于行業第三;新能源環衛裝備市場占有率7.34%,排名行業第四,并且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國內首次新能源環衛車輛出口。
客車電動化影響有限,海外出口藏機遇
山東某客車生產公司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工信部的政策著力點重要是B端,是為了提高城市物流配送、出租、環衛等車輛電動化水平,之前提出的目標是在2035年前完成公共車輛電動化的目標,現在看是要提速。"
談及公共車輛電動化,無法回避的便是客車電動化,不過受限于出行總量和出行結構的變化,客車行業仍處于弱周期階段,談及周期反轉為時尚早。
"電動化在客車領域任重而道遠,動力鋰電池成本下降、續航里程提升后才有可能完全電動化,目前電動客車重要用于短途客運和景區等封閉場景中,并且一線城市公交車以及正在服役的客車,大多已經完成新能源車的切換,政策對業內影響有限。"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弱周期下的客車公司,多數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品質,通過出口尋找到銷售第二極,以此燙平周期。如宇通客車等龍頭車企就在通告中明確表示,海外部分國家地區為刺激經濟發展,加大了對交通運輸、旅游業的投資力度,歐洲、拉美、東南亞等地受環境保護政策的驅動,新能源客車需求存在上升機會。
電動汽車早期在B端發力,如今被風頭正盛的家用電動汽車搶盡風頭。據業內人士表示:"公共領域車輛側重的不是極致性能,重要是經濟性和社會效率的平衡,這在市政部門招標中也是重要一環。"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同樣影響公共領域汽車行業的沉浮,據2021年底推出的《有關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2022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終止,2022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其中,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
不過工信部在本次公布會再次強調要完善支持政策,表示將繼續實行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等政策。并強調要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和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穩定市場預期。
上一篇:影響鋰電池組循環壽命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多部委聚焦動力鋰電池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