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71次 | 2018年08月19日
中外企業氫燃料電池技術差距明顯
繼鋰電池之后,燃料電池產業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成為一片新的市場藍海,從而吸引大批企業開始布局燃料電池產業。
據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國家973氫能項目首席科學家毛宗強統計,僅2017年氫燃料電池投資項目(2020年投產)就達1000多億,產能為17萬套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國內氫燃料電池技術跟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產業鏈發展不完善,多數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因此突破技術瓶頸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實現高端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就成為了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
7月26日,由中國工業機械聯合會主辦的2018第三屆中國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展覽暨產業發展大會(CHFCE2018)在北京舉行,吸引了包括制氫,燃料電池堆,氣體擴散層,雙機板,氫氣壓縮機,電池系統檢測,儲氫罐等產業鏈上的海內外數十家企業參展。
其中。外國展出企業主要集中在氫燃料電池模塊及系統、氫氣/隔膜壓縮機、氣體處理技術、金屬雙極板、精密連接器、超聲波精密噴涂系統、加壓槍等高端材料和設備及氫燃料電池領域。
如燃料電池企業有巴拉德動力系統,韓國斗山,PowerCell,Hydorgenics等知名企業,上述企業主要研發生產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和便攜式后備電源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氫燃料電池企業主要采用石墨雙極板不同,外資企業主要以金屬雙極板為主,這體現出雙方在關鍵材料領域的技術差距。
而中國參展企業主要集中在制氫、儲氫罐、檢測設備、石墨雙極板、膠粘劑以及國際品牌代理等領域。
業內人士對高工氫電表示,由于燃料電池產業在中國發展較晚,當前市場規模較小,因此中國企業在一些關鍵原材料和核心設備及零部件領域的基礎研發比較薄弱,缺乏核心技術,因此當前上述環節還主要依賴進口。
從技術層面來看,中國氫燃料電池技術與國外差距明顯,尤其在氫燃料電池功率、高壓儲氫瓶、氣體擴散層,金屬雙極板、氣體壓縮機、催化劑等關鍵技術領域還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場資本的助力,相信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在未來幾年會快速發展,在一些關鍵材料和零部件領域實現突破,從而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推動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
上一篇:富瑞特裝H1虧損達2800萬
下一篇:美國氫燃料電池“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