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78次 | 2022年04月01日
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 笑到最后的會是誰
蓄電池公司因產量過剩等因素已處微利,而備受看好的鋰電行業,也因投資過熱和需求滯后,多數公司面對盈利難的困境。如今電池行業存在這樣的“亂象”:大多數鉛酸電池公司進軍面對困境的鋰電范疇、國內最大的鉛鋅冶煉公司*ST株冶卻仍在加碼蓄電池范疇、龍頭蓄電池公司仍“熱衷”擴張。
蓄電池公司微利生存,*ST株冶卻進軍超級蓄電池
富寶資訊鉛分解師孫濤表示,目前蓄電池龍頭公司可以實現小幅盈利,但仍有70%的中小型公司處于損失狀態,“產量過剩是重要原由之一”。圣陽股份內部人士基本同意上述看法,并表示今朝鉛酸電池公司很難盈利,部分大公司進行價格戰也是為了逼迫一些小公司退出市場。
不過,國內最大的鉛鋅冶煉公司*ST株冶超級蓄電池事業部內部人士透露,今年十二月份將推出重要使用在低速電動汽車上的超級蓄電池(鉛酸電池),后期產值有望達到100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超級蓄電池是一種混合式儲能裝置,與傳統鉛酸電池相比,具有壽命長、安全可靠、儲能量大、適用溫度寬、可大放快充和綠色環保等優勢,將來方向良好。不過上述內部人士未透露該電池在成本和環保的神奇的優點。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此外,鉛酸電池公司仍在擴張,天能動力和超威動力兩家2012年產量分別擴張20%及60.7%,兩家目前占據了電動汽車用鉛酸電池總量的五成左右。
據業內人士透露,天能動力與超威動力的高速張大產量,兩家擁有市場定價的話語權,為爭市場份額,便進行猛烈的“價格戰”,中小公司發展將難以為繼。
蓄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爭,業內看法不一
受特斯拉效應提振,鋰離子電池備受市場看好,認為其取代鉛酸電池是必然趨勢,但業內人士看法存分歧。
真鋰研究首席分解師墨柯表示,目前電池行業整體都不好,堅持做鉛酸蓄電池“難有出路”,而堅持做鋰離子電池的話,熬過冬天或許可以迎來春天。他說:“鋰離子電池產業目前的困境只是暫時的,兩三年之后應當會好轉。”
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將來國內公司假如無法在鋰離子電池技術和品質上取得沖破,國內市場將被國外產品占領,“目前鋰離子電池可不可以快速推廣還是因為價格的問題”。
據悉,在純電動汽車成本中,電池占40%-60%,一般汽車是15年的使用壽命,純電動汽車中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年限僅5年。一輛一般家用轎車的價格約10萬元,假如購買相同配置的純電動汽車,要再支付10萬元電池成本。電動自行車范疇,鉛酸蓄電池的更換成本均勻為450元左右,鋰離子電池則為1000元左右。
但我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國慶卻認為,鉛酸電池后期使用會有所縮小,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是會處于壟斷地位,“鋰離子電池是在局部市場可以置換鉛酸電池,但還不能完全替代”。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電動自行車范疇,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占比較小。2012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的產量達3500萬輛,鋰離子電池電動自行車達150萬輛,占電動自行車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