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16次 | 2021年12月30日
長城大禹電池技術“揭秘”
九月二十四日,長城汽車首次對外詳細揭秘大禹電池技術相關理念與創新技術,預計2022年在長城汽車旗下新能源系列車型全面應用。
長城汽車大禹電池技術總監曹永強表示,大禹電池技術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為理念,“變堵為疏”,采用“控+導=通”的核心技術原理,搭建4層5維安全矩陣,保證“大容量高鎳電芯”“電池包任意位置”“加熱兩個電芯并持續觸發熱失控”的情況下都能實現不起火、不爆炸。
實現路徑來看,從電芯、模組、電池系統、整車4層進行匹配,圍繞電芯測試、系統數據、安全設計、虛擬仿真、測試驗證5大維度設計理念,實現電池熱失控安全防護。
該技術擁有8大創新設計,包括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智能冷卻等,覆蓋熱源抑制、隔離、冷卻、排出等各項領域,保障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如熱源隔斷基于電芯和模組兩極防護,電芯間采用全新開發的雙層復合材料,解決傳統氣凝膠不耐沖擊的痛點及電芯膨脹對空間的需求,同時隔離熱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模組間采用高溫絕熱復合材料,可阻止火焰沖擊及長時間熱傳熱傳導。防護罩設計定向排爆出口,能快速將模組內部高溫氣火流排出,防止模組內部熱蔓延。
曹永強介紹,大禹電池安全技術可有效解決不同化學體系電芯熱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問題。
既有能量密度可突破190Wh/kg的NCM811三元鋰離子電池,未來隨著鎳含量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離子電池,以及三元鋰離子電池體系的NCA(鎳鈷鋁)電芯及無鈷電芯等,以及不同技術線路的磷酸鐵鋰離子電池。
與此同時,大禹電池技術還可百搭不同PACK的應用技術,滿足未來CTC(CelltoChassis)電池PACK與融合方式,進一步提升整體剛性。
為驗證大禹電池技術的安全性,長城汽車進行了同級別最嚴格NCM811電池熱失控測試,嚴格執行GB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在大容量高鎳電芯、電池包內任意位置觸發多個電芯,模擬熱失控中危險極限場景。
此外,大禹電池還構建了整包級、熱失控燃燒模型,實現氣流和火流多維度擬合仿真,完成無實包條件下全數字化熱失控虛擬仿真。從源頭就防止了開發過程中的安全弊端和隱患,從根本上保障了電池安全。
要指出的是,大禹電池技術超60項專利將對外免費開放,并持續提升電池安全,該技術也將應用于下一代全新電動汽車平臺,最大化保障用戶安全,首搭車型為沙龍品牌第一款車型。
上一篇:寧德時代“護城河”構建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