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56次 | 2021年11月24日
力神徐航宇:小電池打基礎 大電池謀發展
后補貼時代的到來讓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7年開年之際就出現靜默期,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只訂不賣”現象,一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到6000輛,更加有15款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量為零。
對此,徐航宇告訴《新能源汽車報》記者:“此次補貼退坡正好發生在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苗頭時期,不過這好苗頭還不足以讓公司消化這么大的退坡金額。”
但是徐航宇也認為,政府做的決策,最終目標都是致力于打造行業航母級公司,提高整體行業的發展速度。
“行業的發展要國家政策支持,財政補貼對前期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用途,但是一個產業的發展又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補貼。”徐航宇表示,政策驅動固然重要,但當財政補貼完全退坡后,新能源汽車產業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值得深思。
那么,面對機遇與挑戰,力神電池是否已經做好了迎接它的準備呢?面對未來競爭,力神的致勝法寶是什么呢?力神電池又將如何布局未來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特此,記者帶著疑問與力神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航宇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問答。
價格將持續下降
《新能源汽車報》:自2017年一月一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退坡,尤其在新能源客車方面下調幅度高達64%。在此次補貼退坡風潮中,電池公司扮演了什么角色?
徐航宇:動力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成本的“擔當”,也成為了補貼退坡中關注的重點。補貼政策一出臺,整車公司就開始與我們協商,希望電池公司在供應價格上做出讓步。
補貼退坡的壓力不能完全推給整車廠,電池公司也應承擔部分壓力。事實上,據我了解,國內電池公司紛紛調整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供應價格,以減輕整車廠壓力。
但是,2017年以來,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較為嚴重,導致包括動力鋰離子電池、數碼電池等在內的鋰離子電池成本的上漲。再加上相關政策和整車公司都在要求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降價,也致使電池公司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面對當前的市場發展現狀,電池公司若想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持續降低成產成本。公司要從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的自動化、產品性能方面努力,從而推動電池單位瓦時成本的降低。
在未來規劃中,力神電池將按照國家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路線推動成本的持續降低,從而保證在電池供價上的持續下降。
《新能源汽車報》:面對補貼下降,整車廠與電池公司是否已為此次補貼下降做好準備?
徐航宇:國家補貼退坡20%,地方補貼則不得超過國家補貼的50%,整體退坡幅度很大。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消化起來很難。當然,這并不僅僅表現在整車廠消化有困難,電池公司消化起來也很困難。
除電池廠商下調價格外,車廠最重要的是要“抱團取暖”,以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因為電動汽車在采購過程中的成本高一些,但運營成本則相比較較低,這個生命周期可能是最有優勢的。
那么,要怎么樣來按照“共享經濟”的理念,將各方面結合起來,以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最后把運營方面的成本優勢能夠顯現出來,這是當前公司要考慮的問題。
安全從源頭把控
《新能源汽車報》:你認為電池公司如何才能在未來競爭立于不敗之地?
徐航宇: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除理性投資外,還需練好基本功。目前,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實際上,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過剩的說法,只是針對那些品質差的電池公司來說的。
由于技術原因,我國公司自主生產的高端優質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始終供不應求,低端質量差的產品則相對過剩,以至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公司不得不采購國外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
電池制造的門檻不高,很容易一哄而上,但是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卻關系著人的生命安全,假如電池的質量不過關,后果很嚴重。
如何在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同時,持續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并通過產品標準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公司規模化等來實現公司自身的轉型升級,是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所面對的壓力和考驗。
《新能源汽車報》:有關電動汽車來說,安全性問題是其生命,同樣也是決定整個行業是否能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作為電池公司,應該怎么樣為消費著安全保駕護航?
徐航宇:安全問題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最關注的問題,也是電池生產廠商生產產品時首要保證的。并不是等電池安全問題出現了,才去采取各種措施一道道的把關,真這樣就晚了。
電池安全性的把關不僅在生產環節是該做的,而是在生產前也應做好準備和把關。力神電池從設計之初就有了一個安全的設計檢驗標準,保證生產的產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
整個電池開發從設計整體方法之初就開始充分考慮到它的安全性,通過后續的工藝生產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這樣就要電池生產公司從設計、生產過程等全系列過程做好管控。通過這樣的方法加強對電池安全的識別、檢驗和驗證。
有關電池公司來說,在電池安全方面的把控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工作。同樣,這也是一個公司檢討的過程,只有不斷地檢討、改進,才能去除安全隱患。
《新能源汽車報》:在保證電池安全方面,力神電池做了什么工作?
徐航宇:首先是在產品設計方面,我們要全方位的做電池設計安全各方面的評審和評估。
其次,重視在電池生產過程中的管控和識別。在這一方面,由于力神電池從1997年就開始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在安全管控體系上相比較較完善。
經過20多年的相關相關經驗積累,力神電池通過在電池技術方面的不斷提升,安全設計方面的優化,以及從產品的全自動化設計上來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從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質與量雙腿并行
《新能源汽車報》:在未來競爭中,你認為力神電池的最大競爭優勢在哪?力神電池能否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徐航宇:力神電池從成立之初起,就是沿著以生產小電池為基礎、大電池謀發展的路線一直前行。2009年,力神電池開始涉足電動汽車和儲能電池領域,進入了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從技術進步來說,力神電池較其他電池公司存在很大的優勢。為配合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力神電池從2017年開始對產品進行了整體升級,并做出了許多新技術的引入改進和創新應用。
為此,在比能量方面,力神電池推出了比能量可達到150Wh/kg的單體電芯。通過系統的輕量化設計和優化,力神電池系統產品的比能量比國家提出的電池規格標準還要高,可以達到120Wh/kg,可滿足國家規定的客車電池比例系數最高檔的技術要求。
從當前國內電池公司的發展來看,力神電池是屬于第一梯隊上的公司之一。首先,力神電池從產品的技術能力上尋求突破。如在低溫充電技術上,力神電池生產出具備在-20度條件下充電能力的單體電芯。
此外,在快充方面,力神電池為適應市場需求也推出了能夠滿足6C到8C的充放電產品,滿足客車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充滿電的需求,這也是力神電池具有很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之一。
《新能源汽車報》:去年十一月,工信部公布了《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征求意見稿),對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鋰離子電池公司年產量不能低于80GWh。這樣的產量要求是否會對力神電池造成壓力?力神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戰略布局是怎么樣的?
徐航宇:這還只是一個征求意見稿,還沒有正式公布,即使是正式公布,對力神電池現在的產量規模來說不會造成壓力。
力神電池成立20多年來,整個產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力神電池的生產基地有天津、青島、武漢、蘇州、綿陽等基地。到今年年底,預計產量能達到100億~120億瓦時。
未來,力神電池將重點執行動力鋰離子電池“五基地戰略”,以天津為總部基地,以蘇州為中心、青島為副中心建設華東基地,以武漢為重點建設華中基地,適時啟動西南基地建設和東北基地選址、建設。到2020年,總體在全國實現200億~220億瓦時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的布局,滿足國內和國外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
“十三五”期間發展目標為,實現公司上市融資,國內外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動力鋰離子電池總體產量達到200億瓦時,到2020年總體規模超過250億元;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務成為國內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主力供應商,進入國際第一陣營,全球市場份額接近5%;小型電池業務進入全球消費類高端市場前四位,市場占有率接近10%;把特種電源業務打造成為我國鋰離子電池主力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