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90次 | 2021年11月15日
全球首批可產業化富鋰錳電池面世
日前,浙江遨優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遨優動力”)“新產線投產慶典暨新品公布會”在廣東肇慶舉辦。公布會上,遨優動力研發的富鋰錳基軟包裝動力鋰離子電池首次亮相。率隊研發多年的遨優動力總經理陳光森表示,此次公布的富鋰錳電池足以掀起行業技術革命。
可量產破業界難題
目前,續航里程短和成本居高不下成為阻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攔路虎,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內急需一場技術革新。陳光森在公布會現場表示,高性能正、負極材料成為左右動力鋰離子電池革新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重要包括磷酸鐵鋰、錳酸鋰以及鎳錳鈷三元材料等,但這些材料的共性缺陷是容量較低、成本高。”陳光森表示,富鋰錳基材料的克容量、成本、安全性指標都優于其他材料,“在目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富鋰錳基材料作為新一代的鋰電正極材料,是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然而,首次效率低、導電性差、高壓電解液匹配難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商業化,導致富鋰錳基材料很難立即應用到工業化生產中。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據記者了解,陳光森率領的團隊經過8年的潛心研究,采用材料摻雜改性和高電壓電解液中應用特殊添加劑等多種界面保護方法;通過材料納米化和碳層包覆技術,在電池制作過程中使用多種復合導電劑(如石墨烯、碳納米管等高導電性物質)提高材料倍率性能;同時從電芯設計上解決富鋰錳材料首效低的問題,終于取得重大突破,使富鋰錳基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取得巨大進展,并使之達到產業化應用水準。
雙保護可質保八年
在公布會中,遨優動力為電池供應的“雙重保護”是最大亮點。陳光森表示,通過給電池包新增一個外殼,可以實現對電池的雙重保護,并已通過300攝氏度失控測試。
據遨優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將聚合物軟包裝電芯裝入金屬外殼實現雙重封裝,可有效保護電池因為外界力刺破風險,強度極高且方便后續組裝。此外,模塊外殼設計有防爆閥,可起到泄壓保護用途;軟包裝電池內壓小,壓力釋放快;模塊內注入阻燃介質,可有效預防電池燃燒;模塊內部組裝可任意多串多并,模塊外部引出端子可任意串并聯;模塊雙重保護密封設計,完全解決水分滲透問題,極大地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模塊內部空氣有限,防止電解液外泄,可以延緩及防止電池起火燃燒等。
“其實鋰離子電池最怕的是水分進入,一旦水分進入其性能就會衰減。”陳光森告訴記者,有了雙重保護,一方面提高其安全性,另一方面保證水分難以進入,從而至少可以新增一倍以上的電池使用壽命。
陳光森坦言:“在兩年前,談到讓電池質保8年,我心里根本沒底。有了雙重保護,加上我們的工藝創新,包括封口技術等,我就有信心讓電池質保8年。目前,遨優的測試電池在三年內只衰減5%,按照這個速率,8年衰減20%以內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信心足領行業發展
活動期間,記者參觀了位于肇慶大旺高新區的遨優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長達160米的自動化電芯生產車間和PACK組裝生產線讓人印象深刻。據介紹,該項目設備投資5億元,重要生產20-70安時軟包裝動力鋰離子電池及組裝成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供應給新能源車廠。
此外,遨優動力還在南潯、湖州布局了生產基地。據悉,最早建成投產的南潯基地位于浙江湖州南潯練市鎮,目前已形成研發及中試一體的產線,設計年產量3-4億瓦時;湖州基地位于浙江湖州遠通科技工業園,重要研發制造電動汽車、無人機、儲能用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一期設計年產量達到45億瓦時,目前正加緊建設,預計2018年六月投產。
“2005年大家都還在做鈷酸鋰的時候,我們就推出了三元材料,當時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富鋰錳電池預計2018年量產量量密度達250瓦時/千克;2019年產量量密度達300瓦時/千克;2020年產量量密度達350瓦時/千克。在可預見的未來,勢必繼續帶領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世代。”談及未來的發展,陳光森充滿信心,“至少在軟包裝方面,我們有信心在明年銷售20億元,2-3年內成為軟包裝動力鋰離子電池龍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