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93次 | 2021年11月03日
供應過量 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隱憂顯現
新能源汽車,這種在前幾年還只有車展上才能看到的“高大上”的交通工具,如今卻已經勢不可擋地走進尋常百姓家。在新能源車逐步火熱的同時,其最關鍵的零部件——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公司,也摩拳擦掌,欲求分一杯羹。
十二月十六日,新能源汽車再出利好政策,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有關“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未來五年,中央財政將向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較大、充電基建設施較為完善的省(市、區)發放獎金。
實際上,繼2012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政府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各種利好政策不斷,比如購車補貼、稅費減免、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北京,新能源汽車已經不用搖號,上海也是直接免費送新能源牌照。有了政策支持,消費者的購買欲便被刺激起來了,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上升,成為低迷的車市中的一匹黑馬,銷量飆升。
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23萬輛,同比上升6倍,環比上升42.6%,繼續超出市場預期。1~十一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同比上升四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上升帶來了零部件需求的激增,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動力鋰離子電池。
電池供不應求,廠商紛紛擴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擴張的一年,許多車企都想抓住政策福利,新增銷量,從而擴大市場占有額。雖然行情大好,但是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江淮等制造商卻紛紛表示新能源汽車陷入產量不足的困境。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供應不足,是限制新能源汽車產量的重要原因。
這樣的情形雖然讓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商始料未及,但卻及時做出了應變,紛紛大規模擴產,以彌補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巨大的市場缺口。
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公司天能動力稱明年至少將新增4條生產線,總產量1吉瓦時,屆時將可以滿足15萬~2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供應要。國內另一主流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明年也將投產2.4億安時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而且未來新增產量也將重要放在動力鋰離子電池上。
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也都在享受其市場擴張帶來的好處,電池的缺口給整車公司以及電池生產商本身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不足將是生產者的機遇,但對他們而言,能否生產出高質量高品質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又將是巨大的挑戰。
供應過量,隱憂顯現
雖然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潛力無限,但是,過猶不及,一味擴大產量,不講質量,必將帶來產量過剩,資源浪費等問題。
目前,大多數國內電池公司擴張的產量都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但現在乘用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大方向是三元材料電池,而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達不到年初科技部公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執行方法(征求意見稿)》的要求。相關專家認為,我國電池公司三元電池的技術仍然較為落后。
隨著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擴大產量,有業內人士估計,2016年將迎來產量過剩的時代。而三元材料電池的市場缺口仍然較大,國內公司應積極克服三元材料電池技術、研發、生產、配套、售后等短板,從而占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保證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產量和質量。(丁楠)
原標題:新能源車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隱憂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