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16次 | 2021年09月23日
萬向收購A123或改變我國電池技術受制于人現實
經過近半年的時間,萬向集團迎娶美國A123系統公司(以下簡稱A123)的計劃終于如愿以償。日前,有海外媒體報道稱,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已同意萬向集團收購A123系統公司破產后剩下的大部分資產。
記者也從萬向集團內部獲悉,目前萬向集團已和A123達成最終收購協議,正在進行相關資產的交割,這項工作將于近日完成。據介紹,此次萬向集團以2.56億美元的價格將A123收于囊中。
此次收購A123,通過與這個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方面的領軍者合作,將進一步提升萬向集團電池制造水平和研發能力。業界分析認為,這將改變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在材料,特別是在正極材料方面高度依賴國外的現狀。
最終完成收購
一月二十八日,記者從萬向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處獲悉:這幾個月來,國外的媒體一直在對萬向集團收購A123項目潑冷水,但實際上雙方已簽訂了最終收購協議,目前正在辦理有關交割手續。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2年八月,萬向集團對外公布了題為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公司宣布與萬向集團達成非約束性的戰略投資意向書的通告之后,萬向收購A123的工作啟動。
隨后,A123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萬向集團收購暫定。其間,江森自控插足收購后又放棄。
美國媒體有關這項收購進行了反復的負面炒作,稱此項競購可能涉及安全、核心技術流失等問題,能否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IFUS)的審查是個未知數。
但是,萬向集團對外界始終保持沉默,直到一月二十八日收購項目畫上句號,萬向集團董事會主席魯冠球才正面向媒體回應稱: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萬向做成了。
而通過此次合作,萬向集團將獲得發力中、美新能源市場的更多機會。業內人士分析稱。
電池核心技術是關鍵
萬向集團作為我國最大的零部件制造公司,早在1999年就開始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制造工作,目前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一體化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整車電子控制系統、汽車工程集成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
此次收購不僅對萬向集團具有重要的意義,有關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意義也不小。
雖然目前過我國已頒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并明確指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量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仍面對不少困難。雖然我國不少電動汽車生產公司的電池都實現了自主生產,但是有關核心技術沒有控制權,一些關鍵材料依然要外購,特別是制造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所要的正極材料,大部分都是外購的。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王秉剛表示。
這就意味著國外的先進電池制造業依然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掣肘。
資料顯示,A123公司是世界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正級材料研發和制造的鼻祖,在這一領域具有多項專家級技術專利。正是A123首先研發出了這一材料,推動該公司駛上了快車道。
此前,上汽與A123在華成立合資公司,也正是看上了A123在這一領域的領先性。此次萬向集團收購A123,將制造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了國人手里,改變我國電池產業受制于人的現實。
下一篇:波音稱電池更換非因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