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1次 | 2021年10月08日
別讓動力鋰電池回收難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
我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20.6萬輛,同比上升201.5%。爆發式上升的新能源車市助推了核心部件——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上半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累計74.7GWh,同比累計上升217.5%。
亮眼的數據背后卻藏著一個難題:有多少動力鋰離子電池上線未來就有多少電池要“退役”,然而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行業還不夠規范、回收利用體系也不健全,存在安全和環境隱患。
新能源汽車2014年開始在國內大量普及,其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在8年左右。據業內統計,2020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累計“退役”總量約20萬噸;2022年,預計將有42萬噸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升至78萬噸。
面對即將到來的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潮,業內人士指出,應抓緊完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防止拖了新能源汽車的后腿。
一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6年蟬聯前列,相較出色的整車制造能力和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量力,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卻剛起步。據媒體報道,現階段由于正規渠道的回收成本和處理成本高、經濟效益較低,約一半的“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非正規市場。這為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潮埋下隱患。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一直以綠色、環保、節能為人所知。然而,動力鋰離子電池假如回收處置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一旦發生電解液泄漏,就會導致有毒性、腐蝕性的電解液流入自然環境中。而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中含有的錳、鈷、鎳等重金屬,會對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指標要求較高,電池容量衰減超過20%就必須“退役”。因此,很多“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仍能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利用不好會造成浪費。污染和浪費無疑會損害新能源汽車維持多年的環保、節能形象。
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是未來新能源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迫在眉睫。眼下,“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重要有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兩大方向。電池殘值量難以估計、金屬價格波動影響材料回收經濟性、梯次利用缺乏技術標準等是業界反映的現實難題,有待完善行業標準、健全法律法規。
實際上,監管層面在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方面動作頻頻。早在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就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今年,“加快建設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也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發改委于七月一日印發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也將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行動列為重點工程之一。未來,更加細化的行業標準和規范有望助力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正軌。
從商業化的角度看,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還是一片藍海,發展潛力很大。有機構預計,中殘值情況下,2020~2030年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累計市場空間將達到680億元。2020~2030年三元鋰離子電池累計回收空間在金屬處于現價情況下將達到1305億元。
可以說,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要規范發展,也值得深耕。有必要構建完善的回收利用體系,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圖片(來源:工人日報/作者:杜鑫)
上一篇:我國燃料動力電池產業現狀與思考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生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