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9次 | 2018年07月23日
提升鋰電池安全性——固態電解質
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全海深固態鋰電池產業化示范方面,攻克全海深長續航動力電源的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實現11000米壓力艙考驗和全海深示范應用,助推國家深海電源邁向新高度。
特斯拉電動車的起火事故接連發生,國內數起均十分嚴重,甚至整車嚴重燒毀,讓人們對商品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重新審視。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液態有機電解質是燃燒、爆炸隱患的罪魁禍首。盡管電池管理系統可一定程度上保證電池一致性和安全,但當外力碰撞造成穿刺的時候,鋰離子電池起火爆炸在所難免。顯然,這不是通過單純的外部電池管理或物理外圍保護所能解決的,需從理論上突破鋰電池的設計理念,從而從根本上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
利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液態電解質被認為是從本質上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固固界面相容性等一系列科學問題亟待解決及固體電解質規模制備技術不成熟,至今尚未有商業化的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問世。
依托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青島儲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簡稱:青島儲能院)在中科院納米專項的支持下,歷經多年摸索與開拓,在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已經發表SCI論文42篇,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全海深固態鋰電池產業化示范方面,攻克全海深長續航動力電源的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實現11000米壓力艙考驗和全海深示范應用,助推國家深海電源邁向新高度。
上一篇:電池性能與鋰離子電池倍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