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01次 | 2023年10月07日
燃料動力電池研發中的關鍵難題被我國學者破解
著名期刊《科學》十日刊發我國地質大學(武漢)科研團隊學術論文,宣布通過半導體異質界面電子態特性,把質子局限在異質界面,設計和構造了具有低遷移勢壘的質子通道。
這是記者十日從我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的,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吳艷副教授是論文第一作者,據她解析,燃料動力電池的潔凈、高效、無污染特點越來越受關注,燃料動力電池技術也是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一個重點范疇,高離子電導率的電解質開發,是處理目前燃料動力電池使用的關鍵。
我國地質大學(武漢)燃料動力電池創新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低溫、高性能燃料動力電池研究,聚焦高質子電導率電解質的開發,歷經多年探索,經過反復實驗論證,通過半導體異質界面電子態特性,把質子局域于異質界面,設計和構造具有低遷移勢壘的質子通道。
“我們的研究如同給質子修建高速公路,即利用半導體異質界面場誘導金屬態,助推超質子實現又快又好地‘跑起來’,從而獲得優異的電導率。”吳艷說,這與傳統電解質材料電導率相比,提升了3個數量級,并且實現了先進質子陶瓷燃料動力電池的示范。
半導體異質結構和場誘導加速離子遷移,是能源科學范疇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該研究成果為質子限域傳輸供應了創新科學辦法,將促使新一代燃料動力電池研究和發展,對發展能源新材料和新技術具有緊要科學意義和使用價值。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