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05次 | 2021年08月08日
有關新能源車的廢舊電池,該要怎么樣解決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用一個快字來形容。動力鋰離子電池再利用是指介于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離子電池資源化的中間環節,通過對汽車使用后的動力鋰離子電池進行拆解、測試和分類后的二次使用,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梯級,從而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30-60%的成本降低目的。一般來說,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鋰離子電池報廢的標準是電池容量低于80%,倘若剩余容量還在70-80%電池筆直進行資源化回收是極大的浪費,做好動力鋰離子電池再利用對電池成本的降低尤為緊要。
問題來了。如此快速度的發展,廢舊電池要怎么樣解決?在這一點上,又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廢舊鋰離子電池有多少?
分解師稱,雖然很多新能源汽車公司對消費者承諾的電池使用壽命和質保可以達到8年左右,但是按照鋰電1500-2000次充電的使用壽命計算,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均勻壽命也就是5-6年。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后,倘若不進行必要的回收和解決,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據此推算,到2020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25GWH,報廢量將達32GWH,約50萬噸;到2023年,報廢量將達到101GWH,約116萬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如此龐大的報廢數量,說明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待解問題,若報廢電池處置不當,將會對環境和人類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廢舊電池的危害有多大?
資料顯示,廢棄動力鋰離子電池得不到妥當、有效的處置,將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社會可繼續發展。
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以鋰離子和鉛酸蓄電池為主。鉛酸蓄電池中的鎘、鉛本身就是重金屬,一些回收站把電池拆開,倒掉對環境有污染的酸液,私自拆卸回收鉛,再以高價賣給一些小冶煉廠或小作坊進行毫無專業性的解決。
鋰離子電池被稱為綠色電池,原由在于不含汞、鎘、鉛等毒害性較大的重金屬元素,但這并不代表它就是絕對的無污染產品。事實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存在造成重金屬污染的可能,電解質也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毒性,容易出現有毒的化學氣體,同樣危害人體健康。
我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曾表示:所有電池都是化學品,在廢電池解決中,倘若制度不嚴、管理不善、技術落后,都可能污染環境。
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說,試想,倘若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大量重金屬及化學物質進入大自然,將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污染?
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金惠說。
誰在回收?
按國際慣例,一般都是誰加工,誰負責回收。但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稱,目前90%廢舊電池沒有從正規渠道回收。
據悉,目前已經有較多電池公司布局了電池回收范疇,但多數僅限于回收到篩選測試、梯次利用這一階段,電池還是電池。他們在拆解環節并無布局,因為廢舊電池的拆解環節,最關鍵也最容易造成污染,要申請許可證、要技術與資金支持。
較多的電池公司對最后一個環節的解決辦法一般是:運往電池回收公司進行拆解。
電池回收公司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專業的、具有回收資質的公司;一種是技術落后、無資質的公司。問題在于,無資質的公司為了逐利,他們的回收價格出得較高,所以他們拿走了更多的廢舊電池。
在廢舊電池的解決上,無回收資質的公司,因技術所限,他們多數不顧環境污染隨意解決廢舊電池,任意排放。這不僅擾亂本來就不成規模的市場,而且埋下極大的環境和安全隱患。
亂象仍存
新能源汽車消滅了傳統燃油車尾氣排放給大氣帶來的染,但用廢之后的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又給社會帶來新的課題。政策在不遺余力地作出各種補貼辦法及指揮意見,但仍任重道遠。
記者對深圳地區廢舊電池回收進行了一次調研。從市場公開信息查閱到,深圳僅有三家具有廢舊電池回收資質的公司,分別是格林美、深圳回收解決站、泰力廢舊電池回收。
但是一般市民仍找不到正規回收渠道。八月三十日,市民彭女士反映:家里有很多干電池,不了解怎么解決?市區哪里有回收干電池的?
她稱,小區路邊的垃圾桶上有一個專門回收電池的小格子,本來想把廢舊電池扔在里面,但后來發現清潔工筆直把廢舊電池當生活垃圾解決了。
據悉,當前市場上的一般一次性干電池,基本為堿性無汞電池,可隨生活垃圾一同處置,不要進行專門收集處置。但是,當中混雜的可充電的二次電池或者是手機上的鋰離子電池,卻會對環境造成相當大的污染。
總的來說,廢舊電池回收之亂已經表現為:某些公司不顧后期追責的風險,為了微小的高價將電池賣給技術落后的無資質小公司;一般百姓找不到正規回收渠道等等。這些問題都亟需處理。
可喜變化
我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該踐行(行),惟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今朝,公司也應該做到知行合一,致力于長遠健康發展。
在國家政策層面上,目前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國家標準緊要有8項,聚集規范了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探測要求與辦法、動力鋰離子電池安全性探測要求與辦法。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的標準,已公布的標準有2項、已提交審批的標準有4項目,還有9項后續計劃出臺的標準。
在公司層面上,記者留意到,八月二十六日,格林美副總經理潘驊在接受網易汽車采訪時表示,為打造新能源材料循環體系,構建新能源綠色供應鏈,格林美提出了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緊要就是為了鏈接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整條產業鏈資源,形成從加工到回收再造的全鏈條合作共贏模式。
記者也輾轉多次聯系到了泰力公司。泰力公司總經理張永祥先生指,泰力十幾年來致力于環保事業,致力于廢舊電池回收,具有電池回收資質卻并不為人熟知。
張總稱,泰力公司正加大力度致力于廢舊電池回收,致力于廢舊電池再生循環。2015年,公司建設了1條年產3500噸全自動鋰離子電池解決線;2016年六月,公司建設了1條廢舊電動汽車回收拆解線;目前,正計劃建設一條全自動廢舊電池解決線,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在電池回收方面,張總指,消費者使用過的廢舊電池也可以通過撥打回收熱線400-888-6821,咨詢并找到距離最近的任何收集點投入收集箱中。
張總最后說,電池回收市場這塊餅很大,要的資金投入很大,回報也將很高。泰力公司目前有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打算,對泰力公司進行收購也是可行的辦法。泰力公司希望,投資方跟新能源行業有關聯度,能促使公司與行業的良性發展。
總而言之,廢舊電池正當回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