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4次 | 2021年08月08日
鉛酸蓄電池市場向好 多種辦法應對新挑戰
近日,我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電池分會在網上召開了行業復工復產情況說明會,會上該分會理事長張瑞表示,進入新常態時期后,鉛酸蓄電池行業的發展從依賴要素投入逐步向依賴創新驅動轉變,勞動密集型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產業發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已成共識,綠色制造和綠色產品正在引領行業轉型升級。會議上還公布了鉛酸蓄電池行業“十四五”規劃指揮意見討論稿供業內共同探討。
鉛酸蓄電池發展平穩
從協會公布的2019年的數據來看,去年鉛酸蓄電池行業實現總產量2.78億kVAh,總產值1980億元。其中超威、理士、南都、風帆、駱駝等龍頭骨干公司的經濟規模增速達到10%以上,行業整體經濟規模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9年我國的汽車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狀態,由于目前汽車用蓄電池100%使用鉛酸蓄電池,2019年汽車用鉛酸蓄電池同比也保持了9%左右的上升率。
電動自行車用鉛酸蓄電池市場受到了鋰離子電池沖擊,2019年電動自行車用鉛酸電池的占比率下降到86.8%左右,同比上升率保持在10.7%。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通信基站數量達到841萬個,其中宏基站252萬個,同比上升29.7%。在“十三五”之前,基站更換的電池100%采用鉛酸蓄電池。進入“十三五”,我國通信基站的緊要運營商我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采用動力退役鋰離子電池進行梯次利用,使得鉛酸蓄電池的占比率逐年下降,2019年同比下降32%左右。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對外貿易規模小幅下降
此外,針對目前的外貿狀態,分會秘書長伊曉波表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鉛酸蓄電池對外貿易國,產品緊要出口美國、歐洲、非洲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十三五”之前,鉛酸蓄電池的筆直出口量占國內加工總量的10%左右,并保持穩定的上升和良好的貿易順差形勢。伊曉波表示,進入“十三五”后,鉛酸電池進出口貿易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緊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2016年開始,國家對鉛酸蓄電池征收4%的消費稅;二是國內鉛價大幅上漲,與國際鉛價差達15%以上;三是公司用工成本和環保成本的增大;四是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受以上因素的影響,“十三五”我國鉛酸電池產品的出口價格優點逐漸下降,出口量出現小幅下降趨勢。2019年鉛酸蓄電池的出口量為1.7億只,同比下降10.4%。
攻克一批基礎共性技術
“十三五”期間,我國鉛酸蓄電池前沿技術,結合產品向中高端邁進的形勢要,增強了對新型產品技術的攻關和推廣使用,攻克了一批產品基礎共性技術。比如,EFb/AGM啟停電池技術、鉛炭電池技術、小密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
部分高端裝備取得沖破,連鑄連軋、拉(沖)網成套化極板制造系統;小密動力鋰離子電池全自動鑄焊線;汽車電池高速數控裝配線;集成式全自動酸循環系統;脈沖快速化充電技術。
成套裝備出口繼續張大,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制造業的迅速崛起,我國鉛酸蓄電池的制造水平也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進入“十三五”,我國鉛酸蓄電池物美價廉的制造裝備逐漸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特別是在近年來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南亞、中東國家和地區鉛酸電池工業的興起發展中,原本由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制造主導的鉛酸電池加工裝備已逐漸轉向我國制造傾斜,裝備的需求形式也逐漸從單一化向成套化、集成化、系統化發展。2019年我國鉛酸蓄電池成套裝備出口數量為2155臺(套),同比上升23.6%。
此外,行業研發實驗能力得到加強,“十三五”期間,天能、超威等行業龍頭公司通過對公司研發實驗能力的重新定位和調整,不斷完善了公司研發實驗體系建設,加強了公司研發實驗的能力。
“十四五”目標針對目前挑戰
伊曉波表示,目前行業存在多重挑戰,行業內部基礎研發不足,高端人才匱乏,行業發展協作不夠,跨界融合推進緩慢。還存在標準欠缺、資金制約、集成基礎薄弱、加工信息數字化水平偏低等問題。同時,競爭環境也亟待改善。
他表示,受傳統粗放式工業發展思維模式影響,行業公司還普遍存在重規模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重批量加工輕個性化定制、重制造輕服務的現象,對發展服務型制造的意識還不強。此外,由于創新服務業務,要資金與人力支持,短時間投入較大,而長期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如市場風險、技術開發風險、經營風險等,導致加工公司開展服務型制造業務時比較謹慎。
鉛酸蓄電池行業“十四五”規劃指揮意見討論稿中提出總體目標是:繼續加大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重點推進電池加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精益制造與循環制造,大幅提升產品質量、比能量與成本控制水平,實現鉛酸蓄電池產業新舊動能轉化與產業快速升級,加快鉛酸蓄電池產業向世界行業技術大國、技術創新強國轉型;構建我國鉛酸蓄電池產業新的核心競爭優點。
疫情下提議減緩消費稅
針對當下疫情情況,公司希望緩征電池產品消費稅的提議。
分會副秘書長徐紅表示,雖然多數公司已復工,受上下游產業鏈及人員、物流、資金和消費稅等影響,蓄電池行業幾乎處于停擺狀態,經濟運行持續下降,創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下行狀態。
少數公司三月中旬開始復工,多數公司在三月20號左右才復工,但由于公司員工外來人員較多,占比為60%以上,而回來的員工按各地要求至少隔離14天,故而難于形成加工量力。超過九成的公司由于延期復工導致實際加工時間減少,使得原本的訂單只能順延或削減,打亂了許多公司的加工節奏。
據了解,蓄電池行業一季度總產量為3883萬kVAh,較同期相比下降30%以上,產值為45600萬元,同比下降25%以上。受疫情影響導致筆直損失445709萬元,出口損失84243萬元,下降30%左右,產量占比為66%,人員復工率為60%。訂單損失為331600萬元。
由于各地復工參差不齊,蓄電池產品所需的產業鏈分布全國各地,影響供應鏈供給的保障。公司承受多重壓力,資金緊張。由于不能正常加工,不能正常交付訂單,資金回籠少,但公司仍要支付職工的工資、社保等費用,此外公司還要交付信貸利息、固定費用和消費稅等支出,使得公司的更為緊張,公司所承受的壓力更為沉重。
隨之而來的是已有一些電池公司接到延期提貸的通知,同時部分公司收到取消訂單通知。國際影響也逐步顯現,出口損失總計為20億元左右。從目前的局勢看,國際疫情的蔓延對行業的出口沖擊可能還沒到拐點,影響會更大。
疫情之下消費稅對行業造成的影響。疫情之下蓄電池行業整體經濟呈斷涯式下降,加工處于半停狀態,全球疫情越演越烈,出口停滯。此時對蓄電池行業征收的消費稅給本已舉步艱巨的蓄電池公司造成無法經營的局面。
蓄電池公司希望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的消費稅緩征,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減免或取消。
鉛酸電池市場向好多種辦法應對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