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47次 | 2023年09月06日
未來動力新能源汽車電池公司的競爭就是成本的競爭
未來動力新能源汽車電池公司的競爭就是成本的競爭。動力鋰電池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心臟”,占整車成本的30%-40%,是潛在市場達數千億的新興產業。對動力鋰電池核心技術與供應鏈的爭奪,將成為大國制造業競爭的另一制高點,且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
未來動力新能源汽車電池公司的競爭就是成本的競爭
補貼過渡期結束,新源汽車階段性調整、動力鋰電池產量過剩,似乎每一個外部環境的變動都在暗示動力鋰電池還得繼續降價。縱觀任何一個工業產品,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邊際成本必然帶動價格越來越低,然后市場供需關系,產品技術迭代等因素所帶來的階段性收益變化。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多出了電機、電池等幾個核心部件,而車輛的最大的成本在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電”系統,其中動力鋰電池成本首當其沖。電池驅動系統占據了新能源汽車成本的30-45%,而動力鋰離子電池又占據電池驅動系統約75-85%的成本構成。
以車輛的電池容量在24到60KWh,以現有的電池單價來看,價格也是在7-18萬元不等,電池容量越高價格也就越高,如此高昂的電池價格是新能源汽車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些也占有了車輛的使用成本,隨著電動汽車的保有量的不斷新增,國內動力鋰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電池品質區隔度逐步提升。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動力鋰電池公司的降本空間
1、頭部聚攏效應進一步加強,馬太效應凸顯,優質產量仍然供不應求
優質產量釋放進一步,單位生產成本降低將是進一步降本的空間之一。從國內來看目前動力鋰電池公司開工率不足,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對電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技術儲備和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的公司離場。
2、產量提升后整體原材料議價空間上升,結合原產料價格走弱帶來降價空間
目前動力鋰電池頭部公司新建和計劃投建的產量釋放后,原材料用量將進一步提高,除去頭部公司的產量提升后的原材料議價能力之外,原材料行業的當前利潤空間,也是下一階段動力鋰電池降價空間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動力鋰電池領域,我國已經不缺失核心技術,無論是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三元、高電錳等材料都處于優勢地位。但裝備制造、工程化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公司通過產業化、市場化,還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趕超的。
隨著電池公司產量提升、生產規模的擴大、標準化程度的提高,動力鋰電池的成本也隨之降低。2025年以前,新能源車重要依靠電池成本以及續航能力的提升來接近或達到傳統燃油車的產品競爭力水平;而到2025年及以后,新能源車正向開發產品會越來越多地推向市場,更多新技術將應用于新能源車。
未來動力鋰電池的競爭是技術和成本控制的競爭,動力鋰電池的價格下降是技術和成本控制的產出,動力鋰電池公司為爭奪部分優質合作伙伴會采取暫時的戰略虧損以換取市場空間。
但是整體來看,無論動力鋰電池還是動力鋰電池涉及的原材料價格都將向著標準工業產品的利潤率靠近,之前高利潤不可持續,但是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留給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想象空間足夠大,參與全球競爭不等同于價格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