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90次 | 2021年04月29日
手機鋰電池市場的契機和隱憂
諾基亞BL-5C手機電池的大規模召回,以及此起彼伏的手機爆炸事件,使小小的手機電池從幕后走向了臺前,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手機電池質量問題為何頻頻發生,手機電池產業將何去何從?
500億元的大市場
前不久,記者一位做貿易的朋友新購置了一部N95,這是目前市面上最高端的諾基亞手機,為了給手機供應足夠的能量支持,滿足其持續上網、攝影、攝像、手機視頻、電子小說、語音通話等需求,記者的朋友一口氣為其配置了三個手機電池。
其實這并非是某個人的“瘋狂”特例。目前,手機終端的功能已經日趨豐富,拍照、攝像、手機視頻、電子小說等已經成為手機的基本配置,并且只要1500左右的價格。即使是地下廠生產的黑手機,也照樣是各種功能一應俱全,價格更低至五六百元左右。上至商務階層、白領階層,下至學生一族、民工兄弟,他們手中的手機功能上的差距已經在逐步縮小。
手機功能的豐富必然將加大電池的消耗量,一個手機配置兩個電池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了。因此,一個巨大的手機電池市場業已形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信息產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手機用戶已經超過5億,以每部手機平均配置兩個電池來算,市場要至少10億塊電池,這將是一個500億元左右的大市場。此外,一旦3G上馬,市場對手機電池的消耗數量將會達到一個更大的規模。
龐大的市場、良好的未來預期,使手機電池概念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德賽集團、飛毛腿集團紛紛在香港上市成功。手機電池市場在高速發展中呈現出一幅繁榮的景象。
陷入信任危機的“能量盒”
但在市場高速發展過程中頻頻發生的質量問題,卻使手機電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之中。
甘肅手機爆炸事件,雖然事后被確定為意外事故,但業界依然普遍認為,非原配電池乃罪魁禍首。一時間,非原配手機電池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諸多手機廠商和媒體都表示,要使用原配電池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安全。
但近日諾基亞手機電池召回事件又使公眾出現了一絲迷茫和恐慌,原配電池原來也未必能夠給安全打上“包票”。諾基亞堪稱全球對電池供應商最為嚴格和苛刻的廠商,相當數量的原裝電池大都仍采用三洋、索尼的供貨,但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電池品質問題。
非原配電池缺乏安全保障,高價的原配電池也有過熱的危險,那究竟有沒有絕對安全的電池?為何一塊不起眼的電池會如此頻繁的發生問題,什么樣的手機電池才能保障安全?
雖然,著名手機品牌的原配電池并非完美,即使存在質量問題,也不至出現嚴重的惡果,對手機安全威脅最大的還是大量的假電池。由于原裝電池價格昂貴,這為假冒電池供應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假冒電池生產制造沒有按標準來做,也沒有任何質檢安檢措施,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常見問題是充電時容易出現過熱現象,從而引發自燃,甚至發生爆炸事件。
其次,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的不完善,也是導致手機電池產業陷入信任危機的重要因素。
日本東京理工大學的教授Wakihara就指出,大部分筆記本和手機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底層技術都存在潛在危險。
國產品牌的契機
由于信任危機而促使公眾對手機電池品牌意識的抬頭,將是國產手機電池品牌突圍的最佳契機。
原配電池動輒幾百元的價格,令很多手機用戶只能望價興嘆,而國產品牌電池的價格介于原配電池和假冒電池中間,同時,品質也能得到較好的保證。因此,可以預見,在用戶安全意識不斷提升的趨勢下,國產品牌電池將會受到市場的青睞。
而國產電池要把握這場契機,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頓市場,將那些偽劣電池趕出市場。
要整頓市場,首先就要樹立自身的品牌。畢竟手機電池是面向億萬公眾進行零售,同時又僅僅是手機附屬的一個配件。假如沒有大規模的宣傳,樹立起較強的品牌認知度,那就很難影響公眾的消費選擇。目前,在國內已經有一批實力較強的手機電池廠商,如飛毛腿、比亞迪、德賽、聯想、TCL等,但他們在公眾中的品牌認知度還不夠深入人心。
另外,在當前偽劣電池泛濫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打造好渠道,讓消費者購買到貨真價實的正品,將是打開局面的關鍵。在這方面,飛毛腿電池走到了業界的前沿,據了解,2007年,飛毛腿集團將開發300家專賣店,渠道鋪遍全國各地。品牌專賣店的廣泛鋪設,為手機用戶購買正品電池,供應了一個可靠的渠道;同時,對手機電池品牌的樹立也起到非常大的用途。在公眾品牌意識日益提升的趨勢下,假如國產手機電池的品牌專賣店能夠在全國遍地開花,那么假冒偽劣電池也將會逐漸失去生存的空間。
上一篇:薄膜太陽能鋰電池板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