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8次 | 2021年04月26日
新能源汽車自燃問題頻發,真的是電池熱失控導致的嗎?
多起自燃事件的發生,使得行業開始審視自燃事件背后的技術和質量問題。我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今年一月份舉辦的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給出的原因是,電池熱失控引發自燃,現在的電動汽車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續航,將電池中的隔膜厚度進行削減,給電池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容易造成熱失控。
熱失控成自燃重要誘因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引發電池熱失控的原因重要是熱輻射、電池內部短路、惡劣環境濫用等。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對2017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分析統計,充電場景是起火的高發場景,占比達50%。而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動力鋰電池自燃占比為31%,重要是由于鋰離子電池發生內部或者外部短路后,短時間內電池釋放出大量熱量,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熱失控。
動力鋰電池發熱
由于動力鋰電池在工作的時候會發熱,其正常情況下可控,但是在電池溫度過高或充電電壓過高時,電池內部化學反應會接連發生,出現連鎖反應,使電池內壓及溫度急劇上升,進而引發電池熱失控,因而引發燃燒或爆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拋開外部的使用和環境問題的變化,發熱原因與本身的制造材料與工藝也息息相關,電池使用時間過長、電池包溫度不均、短路等問題都可能導致熱失控。
原因很多,但最重要是電池驗證不足。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鋰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認為,動力鋰電池組是非常復雜的能量系統。一個電池的安全和循環壽命,除了關乎電池自身產品質量,更重要的就是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