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115次 | 2021年04月26日
廢舊電池究竟該如何處理?各國都是如何把廢舊電池回收起來的?
德國:廣泛設立收集點撒網回收廢電池
德國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廢舊電池系統。為了提高廢舊電池的回收率,德國政府早在1998年就立下法規: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商征收環境稅。法律規定,消費者要將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這兩個場所也必須無條件接收廢舊電池,并轉送處理廠家。關于具有毒性的鎳鎘電池和含汞電池,上面要有特殊標記,消費者購買這類電池時,押金是包含在價格里面的,把廢舊電池送到廢品站時,押金就能得到返還。
德國實行的是撒網式收集系統,即充分利用居民小區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統、廢舊家電收集系統、包裝收集系統,以及學校、綜合辦公樓等人口集中地區進行收集。各個場所均設置了指定收集箱,每個星期,收集垃圾的卡車會一次性將垃圾和廢舊電池清理干凈。這不僅防止了額外的交通運輸和人工投入,也提高了收集效率。
德國采用的是一種自動分類技術:在電池上印有帶熒光墨水的標簽,就能分離堿性電池和碳鋅電池。在循環利用上,德國各家公司更是高招連連。比如,一家公司將舊電池磨碎,送往爐內加熱,可提取揮發出的汞、鋅等,錳和鐵可熔合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有的公司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并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還有公司興建了濕處理裝置:先將電池溶解于硫酸,再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物。
瑞士:廢舊電池高熱處理最環保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不得隨意丟棄舊電池,更不能遺棄蓄電瓶,舊電池不能與其他垃圾混合處理,必須投入指定回收箱,并交由物業集中處理。在瑞士,每個社區都有這樣的明文規定,這也成為了瑞士家喻戶曉的常識。
據瑞士聯邦政府統計,目前整個瑞士設有1.43萬個廢棄電池回收箱,其中30%以上設在商店中。瑞士國民年人均送往回收箱的廢棄電池達20余個。政府立法鼓勵全民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并先后制訂了諸如《提前收取廢舊電池處理費的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此外,瑞士全國還有各類民間回收協會,負責官方機構、零售商,乃至普通居民間的密切聯絡。
在瑞士,不同類型的電池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其中包括深層填埋、熱處理(包括真空熱處理和高溫熱處理)、溶液濕處理等。高溫熱處理要先將廢棄電池碾碎,然后送往爐內加熱,電池中所含的汞、鋅等可以通過揮發回收;其他諸如鐵、錳等金屬元素會被熔煉成錳鐵合金。采取溫度不同的熱處理,還可以獲取諸如氧化銅、氧化錳、氧化鎳等混合金屬。盡管熱處理過程要消耗大量能源,處理成本相對較高,但對環境影響最小,所以目前瑞士重要依靠此方法處理廢舊電池。
美國:重視回收汽車蓄電池
美國各州涉及電池回收的法律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在美國,汽車蓄電池的回收工作做得最好。據了解,美國蓄電池的回收率幾乎達到100%。以紐約州為例,法律規定,廢棄不用的汽車蓄電池或拿回給零售商,或送到專門回收站,或放到清潔局專屬的垃圾清理場中,但絕不能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隨便丟棄。法律還規定,汽車電池零售商每月有免費回收每人兩個蓄電池的義務;消費者購買汽車電池時,要多交5美元手續費,作為未來的回收費用。
除汽車電池外,鉛酸電池、鎳鎘電池也有定點回收處,消費者可以將用完的電池交給制造商、零售商或批發商。
法國:電池廣告注明回收點
法國政府1999年就曾頒布廢舊電池回收的法令,后來,條款經修改更加完善:自2001年一月一日起,強制生產、銷售電池的商戶對電池進行收集、分類和回收工作;銷售商必須免費收回消費者送來的廢舊電池;禁止將電池與其他垃圾一起丟棄,而應放到專用收集容器內;電池回收點應有明顯標志,并定期有人清理運走;銷售難以拆卸電池的電器時,商店必須回收相關電器;電池廣告中必須同時注明廢舊電池的回收點和回收方法等。其實,有關廢舊電池的處理,關鍵在收集分類這一環節,消費者不但要將廢電池送到回收點,還得了解如何區分不同電池的成分及分類標志。
日本:封住正負極電池才能扔
目前,日本各地的商場、24小時便利店,還設置了60多萬個鈕扣電池專用回收箱。
在日本,普通干電池一般是作為不可燃垃圾處理的,但拋棄前,要求把電池的正負極用絕緣膠帶封住,尤其是一次性鋰離子電池,假如仍有剩余電量,在接觸到金屬后很可能出現發熱、破裂,甚至引起火災。
鎳鎘、鎳氫等充電電池回收后,會運送到專門的電池處理廠進行再生。首先要經過600℃―800℃的高溫加熱,使其中的水銀化為蒸汽以便分離。回收的大部分水銀被利用于熒光燈等的原材料;鐵、亞鉛、錳、鎳等被分離后,會用作新電池原料或磁力材料。
下一篇:廢舊電池該如何處理?可以隨便扔嗎